[實用新型]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93663.0 | 申請日: | 2018-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737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振亞;胡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天成麻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46/1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彥 |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筒體 紡紗 外筒體 除塵 本實用新型 靜電除塵網 換氣系統 安裝座 橫板 換氣 電排風扇 紡紗車間 干燥結構 上下兩端 吸水棉層 連接體 右側面 卡扣 保證 車間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包括內筒體,所述內筒體的中部外側設有外筒體,所述內筒體和外筒體的中部通過連接體相連接,所述內筒體的中部偏右側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右側面中部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電排風扇,所述內筒體的右側設有靜電除塵網一,所述靜電除塵網一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卡扣,所述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設有兩個吸水棉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保證不影響該系統除塵換氣的前提下,具備相應的干燥結構,可以對進入紡紗車間內部的氣體進行干燥,避免車間內部濕度過大對紡紗工作造成的不良影響,保證紡紗過程的正常高效進行以及紡紗產品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紗業除塵換氣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發展紡紗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紡紗過程多在車間內進行處于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但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在于在紡紗的過程中會使空氣中的顆粒狀物質急劇的增加,若不能進行處理,會給工作者的呼吸道造成極為惡劣的傷害,同時大量灰塵的存在極大的提高了瓦斯爆炸發生的可能性,嚴重威脅到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目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多在紡紗車間的墻體上安裝排風扇,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問題,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缺陷,雖然能夠降低對車間內部的灰塵的含量,但是不能對進入車間內部的空氣進行干燥,車間內部濕度較大,不利于紡紗工作的正常進行。
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在保證不影響該系統除塵換氣的前提下,具備相應的干燥結構,可以對進入紡紗車間內部的氣體進行干燥,避免車間內部濕度過大對紡紗工作造成的不良影響,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紡紗除塵換氣系統,包括內筒體,所述內筒體的中部外側設有外筒體,所述內筒體和外筒體的中部通過連接體相連接,所述內筒體的中部偏右側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右側面中部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電排風扇,所述內筒體的右側設有靜電除塵網一,所述靜電除塵網一的上下兩端均設有卡扣,所述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設有兩個吸水棉層,所述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的左右兩側均設有靜電除塵網二,所述外筒體的外側右端設有外板,所述外板上設有連接螺紋孔,所述電排風扇的輸入端電連接外在控制開關的輸出端,所述外在控制開關的輸入端電連接外在電源的輸出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體的數量不少于三個,所述連接體在內筒體和外筒體的中部呈圓形陣列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內筒體的內部上下兩端均設有和卡扣相對應的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配合安裝。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吸水棉層分別位于連接體的左右兩側,所述吸水棉層的厚度均不小于十厘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螺紋孔的數量不少于四個,所述連接螺紋孔在外板上均勻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保證不影響該系統除塵換氣的前提下,具備相應的干燥結構,可以對進入紡紗車間內部的氣體進行干燥,避免車間內部濕度過大對紡紗工作造成的不良影響,保證紡紗過程的正常高效進行以及紡紗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面剖面示意圖。
圖中:1內筒體、2外筒體、3連接體、4橫板、5安裝座、6電排風扇、7靜電除塵網一、8卡扣、9卡槽、10靜電除塵網二、11吸水棉層、12外板、13連接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天成麻業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天成麻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936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