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83733.4 | 申請日: | 2018-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15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金葉;王曉海;韓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德(新鄉)路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趙振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管 進氣管 螺栓固定 密封墊 汽車尾氣檢測 本實用新型 頂部外壁 活性炭網 排氣管 支撐桿 懸掛 插接 粘接 汽車尾氣排放 彈性軟管 方便檢測 檢測裝置 影響檢測 圓周內壁 可伸縮 控制箱 夾臂 夾持 吸附 密封 泄漏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包括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插接有檢測管,且檢測管的一端遠離進氣管的位置插接有排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遠離檢測管的位置粘接有第一密封墊,且進氣管的圓周內壁靠近第一密封墊通過螺栓固定有活性炭網,所述排氣管的一端遠離檢測管的位置粘接有第二密封墊,所述檢測管的頂部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支撐桿,且支撐桿的頂部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控制箱。本實用新型利用夾臂對靠近汽車尾氣排放管的位置進行夾持,方便檢測裝置懸掛,且彈性軟管可伸縮,便于安放,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保證了檢測裝置的密封,避免泄漏,且活性炭網和顆粒網可以吸附部分雜質,避免影響檢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尾氣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固體懸浮顆粒等。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PM2.5就屬于固體懸浮顆粒的范疇。汽車尾氣排放需要進行控制,一般都會有個國家標準,進行限定,但是有些車輛在行駛很長時間后,尾氣排放出的污染物會增多。
現有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大多放置不穩定,使裝置容易晃動,影響尾氣檢測,因此,亟需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包括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插接有檢測管,且檢測管的一端遠離進氣管的位置插接有排氣管,所述進氣管的一端遠離檢測管的位置粘接有第一密封墊,且進氣管的圓周內壁靠近第一密封墊通過螺栓固定有活性炭網,所述排氣管的一端遠離檢測管的位置粘接有第二密封墊,所述檢測管的頂部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支撐桿,且支撐桿的頂部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處理器,所述控制箱的一側外壁上開有安裝口,且安裝口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顯示屏,所述進氣管和排氣管的頂部外壁上均通過螺栓固定有固定裝置,且固定裝置包括彈性軟管。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軟管的一端通過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撐柱,且第一支撐柱的頂部外壁上插接有第二支撐柱。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撐柱的頂部外壁上焊接有連接座,且連接座的兩側外壁上均鉸接有連接桿。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的一側外壁上均通過螺栓固定有連接球,且連接球的一側外壁上均鉸接有夾臂,夾臂相對的一側外壁上焊接有同一個伸縮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進氣管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顆粒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管的頂部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尾氣檢測儀,且檢測管的頂部內壁靠近尾氣檢測儀通過螺栓固定有PM2.5傳感器。
進一步的,所述尾氣檢測儀和PM2.5傳感器通過信號線與處理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設置的彈性軟管、連接桿、夾臂和伸縮彈簧,利用夾臂對靠近汽車尾氣排放管的位置進行夾持,方便檢測裝置懸掛,且彈性軟管可伸縮,便于安放,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2.通過設置的第一密封墊、第二密封墊、活性炭網和顆粒過濾網,保證了檢測裝置的密封,避免泄漏,且活性炭網和顆粒網可以吸附部分雜質,避免影響檢測。
3.通過設置的PM2.5傳感器,進行檢測PM2.5的排放量,簡單直觀,該裝置結構新穎,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滿足人們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方便懸掛的汽車尾氣檢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德(新鄉)路業有限公司,未經瑞德(新鄉)路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837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