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生植物采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61243.4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01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豪;李小婷;陳曉萱;竇陽;張志忠;潘志偉;蔣春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千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4/00 | 分類號: | A01D4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6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套筒 套桿 可拆卸式固定 連接桿 水生植物 采挖 本實用新型 手柄 底端側壁 頂端側壁 便于包裝運輸 二次修整 規格一致 上下移動 中心軸線 根莖 凹面 泥球 套在 挖出 移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水生植物采挖器,包括套桿和套筒;套桿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一手柄,套桿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切鏟,套筒套在套桿上,套筒的長度小于套桿的長度,套筒能沿套桿上下移動和旋轉,套筒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二手柄,套筒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鋸鏟,鋸鏟和切鏟的凹面朝向套筒的中心軸線。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采挖效率高,挖出的同一類水生植物根莖泥球規格一致,無需二次修整,便于包裝運輸與工程移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生植物采挖器,屬于水生植物采挖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培養成熟的水生植物在工程移植時,需要將植物環周根系切斷,分離根球,從而得到完整水生植物根莖泥球,傳統的方法是采用鐵鏟進行采挖,但是這種采挖方式效率較低,同時挖出水生植物根莖泥球大小不一,需要二次修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生植物采挖器,解決了傳統鐵鏟采挖方式效率較低,同時挖出水生植物根莖泥球大小不一,需要二次修整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水生植物采挖器,包括套桿和套筒;套桿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一手柄,套桿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切鏟,套筒套在套桿上,套筒的長度小于套桿的長度,套筒能沿套桿上下移動和旋轉,套筒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二手柄,套筒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二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鋸鏟,鋸鏟和切鏟的凹面朝向套筒的中心軸線。
套桿的底端側壁上還固定有腳蹬。
切鏟包括切鏟鏟體,切鏟鏟體除頂邊外的其他側邊均開刃。
鋸鏟包括鋸鏟鏟體,鋸鏟鏟體除頂邊外的其他側邊均設置有鋸齒。
套桿的頂端側壁上開有一列沿其長度方向的第一安裝孔,第一手柄與第一安裝孔可拆卸式固定。
套筒的頂端側壁上開有一列沿其長度方向的第二安裝孔,第二手柄與第二安裝孔可拆卸式固定。
第一連接桿的桿身上設置有一列沿其長度方向的第四安裝孔,切鏟通過緊固件與第四安裝孔可拆卸式固定。
第二連接桿的桿身上設置有一列沿其長度方向的第三安裝孔,鋸鏟通過緊固件與第三安裝孔可拆卸式固定。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采挖效率高,挖出的同一類水生植物根莖泥球規格一致,無需二次修整,便于包裝運輸與工程移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切鏟結構示意圖;
圖3為鋸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水生植物采挖器,包括套桿2和套筒1;套桿2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一手柄3,套桿2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一連接桿5和腳蹬7,第一連接桿5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切鏟8,套筒1套在套桿2外,套筒1的長度小于套桿2的長度,套筒1能沿套桿2上下移動和旋轉,套筒1的頂端側壁上可拆卸式固定有第二手柄4,套筒1的底端側壁上固定有橫向的第二連接桿6,第二連接桿6的桿身上可拆卸式固定有鋸鏟9,鋸鏟9和切鏟8的凹面朝向套筒1的中心軸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千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千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612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乘坐式浮筒水田挖藕機
- 下一篇:一種牽引式菠蘿采摘田間運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