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60701.2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991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鐘功祥;雷鵬燕;呂志忠;嚴鵬;洪源隆;趙肖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35/02 | 分類號: | H02K35/02;H02J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管 空心管 本實用新型 抽油桿接頭 蓄電池 定位螺釘 發電裝置 高溫磁鋼 油管接頭 直線感應 抽油桿 繞組槽 下接頭 整流器 沖片 井下 種機 下端連接油管 電力供應 勵磁繞組 連接油管 下抽油桿 原油出口 原油進口 運動規律 有效地 上端 抽油 儲電 內壁 氣隙 發電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由抽油桿下接頭、原油進口、抽油桿接頭Ⅰ、油管接頭Ⅰ、油管、空心管、O型密封圈Ⅰ、整流器、定位螺釘Ⅰ、導線、初級沖片、繞組槽、勵磁繞組、定位螺釘Ⅱ、O型密封圈Ⅱ、油管接頭Ⅱ、原油出口、抽油桿接頭Ⅱ、蓄電池、高溫磁鋼、氣隙組成,抽油桿下接頭將空心管與下抽油桿連接,高溫磁鋼安裝于空心管上的槽內;繞組槽安裝于油管上,空心管與油管之間安裝有O型密封圈Ⅰ和O型密封圈Ⅱ;油管上端連接油管接頭Ⅱ,下端連接油管接頭Ⅰ;整流器、初級沖片、蓄電池依次安裝在油管上位于O型密封圈Ⅰ和O型密封圈Ⅱ之間的內壁上。本實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抽油的運動規律,且進行井下的發電、儲電,為井下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開采的機抽井井下發電裝置,屬于石油有桿泵采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油井生產的安全性來源于井下的監測裝置。而國內大多數的抽油井井下測量與監測工具來源于鋰電池,但是由于井下空間狹小,難以采用高容量的大體積電池,導致井下鋰電池的電量很有限,且需要經常更換。現如今井下測量裝置已經由儲存式測量轉變為無線傳輸測量,但是無線實時傳輸裝置的電源在井下連續工作絕大部分達不到200h,因此為了使井下測量裝置繼續工作,采油工人在測量裝置電力不足時,必須停止采油作業,重新給裝置換裝新電池,這一過程就會導致油井停產,給油田帶來巨大的損失。綜上,測量與檢測裝置的供電部分已成為制約井下智能化監控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國內外也有關于井下發電裝置,大部分是使用渦輪發電,而渦輪發電的葉片經常堵塞,不能持續轉動,發電量得不到保證,可靠性低。除此之外,渦輪發電會產生大量的熱使井下環境更加危險。且渦輪葉片轉動需要大量的機械能,有效利用的機械能非常有限。除此,井下的發電裝置少之又少,而井下直線感應發電這一板塊缺乏,國內專利有,但是設計結構粗糙,內部安裝以及連接方式含糊不清,基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較完善的抽油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該發電裝置設計巧妙,在抽油桿的基本結構上,在抽油桿的兩側分別鑄槽,將高溫磁鋼安裝于槽內。同時,將傳統油管的結構進行一些改進,在發電段,在油管上制作初級沖片,將勵磁線圈置于槽內。由此,在當抽油桿在運動時,使用固定于中空管上的高溫磁鋼與固定在油管的繞組形成相對運動,進而發電。再將電量儲存于蓄電池或直接用于井下的測量與監測工具,從而有效地利用了抽油桿的運動規律,且進行井下的發電、儲電,為井下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它包括:抽油桿下接頭(1)、原油進口(2)、抽油桿接頭Ⅰ(3)、油管接頭Ⅰ(4)、油管(5)、中空管(6)、O型密封圈Ⅰ(7)、整流器(8)、定位螺釘Ⅰ(9)、導線(10)、初級沖片(11)、繞組槽(12)、勵磁繞組(13)、定位螺釘Ⅱ(14)、O型密封圈Ⅱ(15)、油管接頭Ⅱ(16)、原油出口(17)、抽油桿接頭Ⅱ(18)、蓄電池(19)、高溫磁鋼(20)、氣隙(21),其中,整流器(8)、初級沖片 (11)、蓄電池(19)依次安裝在油管(5)上位于O型密封圈Ⅰ(7)和O型密封圈Ⅱ(15) 之間的內壁上。
所述的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抽油桿下接頭(1)將空心管(6)與下抽油桿連接,油管(5)上端連接油管接頭Ⅱ(16),下端連接油管接頭Ⅰ(4),高溫磁鋼(20) 安裝于空心管(6)所鑄造的槽內,當抽油桿做上下運動時帶動高溫磁鋼(20),如此便可以使高溫磁鋼(20)隨抽油桿的上下運動,使次級的高溫磁鋼(20)、安裝于繞組槽(12)內的勵磁繞組(13)形成相對運動,從而勵磁繞組(13)切割磁感線,產生電壓,通過導線(10)、整流器(8)將交流電變成直流電,穩定電壓,達到向蓄電池(19)持續穩定充電的目的。所述的機抽井井下直線感應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高溫高壓原油從原油進口(2)中空管道流通,與此同時空心管(6)與初級沖片(11)、油管(5)之間,兩端分別加O型密封圈Ⅰ (7)的密封,使得氣隙(21)之間形成普通的空氣介質,從而使發電量與地面上的普通直線感應發電機的氣隙介質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60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