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儲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54830.0 | 申請日: | 2018-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864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明(設計)人: | 沈焱;宋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5/02 | 分類號: | F24D15/02;F24S20/40;F24S6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850000 西*** | 國省代碼: | 西藏;5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相變材料 儲能裝置 儲能 儲能單元 地埋箱體 導熱 輔助加熱單元 本實用新型 外循環管道 儲熱性能 固定裝置 過濾裝置 進風口處 絕緣性能 循環風機 循環管道 阻燃性能 專用的 并聯 儲熱 加熱 封裝 泄漏 飽和 保留 | ||
1.一種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箱體、儲能棒、儲能單元、輔助加熱單元和循環管道;
所述地埋箱體呈長方體狀殼體結構,地埋箱體包括外殼體和內殼體;所述內殼體設置在外殼體內且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留有填充間隙,所述填充間隙之間填充有EPS保溫層;
所述循環管道包括外循環管道和內循環管道,所述內循環管道通過控制閥與一循環風機首尾相連,所述內循環管道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外循環管道通過控制閥并聯在內循環管道上;
所述儲能棒均勻排列分布在地埋箱體的內殼體內,儲能棒之間互相串聯呈S型連接,所述儲能棒的外側通過一夾持架固定在地埋箱體的內殼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環管道上設置有輔助加熱單元,所述輔助加熱單元內設置有太陽能加熱盤管,所述太陽能加熱盤管通過一外風機實現將加熱盤管產生的熱量輸送到內循環管道中;所述地埋箱體的外殼體上涂刷有防腐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管道的進風口處設置有過濾板;所述過濾板包括固定邊框、過濾網組和吸附模塊;過濾網組和吸附模塊交替相間設置在固定邊框內;所述固定邊框呈矩形框架結構,固定邊框的外側邊緣上設置有連接耳板,所述固定邊框的內壁上設置有與過濾網組和吸附模塊相連的卡槽;所述過濾網組的邊緣設置在固定邊框的卡槽內,所述過濾網組包括若干互相平行堆疊設置的過濾網單元,所述過濾網單元呈波浪狀網格結構;相鄰堆疊的過濾網單元波浪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吸附模塊包括活性炭層和無紡布層;所述無紡布層夾在活性炭層之間;所述活性炭層上設置有透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棒由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導熱硅膠片和相變材料組成;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均是兩邊開口的殼體,儲能棒中間開有空氣流道,殼體主要由若干個圓弧壁、平面壁和圓柱壁構成;所述的若干個圓弧壁互相平行和對稱交接,所述的圓弧壁的圓弧面與空氣流道的圓柱面形狀匹配;所述的平面壁和若干個圓弧壁交接,單端封閉圓弧壁包圍的空間;所述的圓柱壁設置于若干個圓弧壁包圍的中間,二者之間設置了若干肋連接;圓柱壁同時和平面壁交接,圓柱壁的孔和平面壁交接并貫穿;所述的圓弧壁在內圓弧面設置了凹槽,所述的導熱硅膠片貼合于凹槽中;所述的相變材料填充于上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裝后封閉的空間內,并與殼體緊密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架包括中心開連接孔的底座,設在底座兩側設有一對弧形支撐耳,以及弧形卡蓋;卡蓋的右端與底座右側支撐耳端部鉸接,卡蓋的左端與底座左側的支撐耳端部為相互配合形成互鎖的卡爪卡槽結構;所述卡蓋的左端外邊緣上通過薄片垂直連接有一卡銷;所述卡蓋右端與右側支撐耳端部為可拆卸的鉸接結構,卡蓋右端為銷軸結構,與其配合鉸接的右側支撐耳端部為可扣合鎖緊銷軸的卡爪結構;所述卡蓋內側面設有凸起的彈性片;所述支撐耳的內側面底部設有彈性凸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548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