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風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49133.6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9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燕娣;李國清;謝文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國清 |
| 主分類號: | B04C5/103 | 分類號: | B04C5/103;B04C5/15;B04C5/14;B04C5/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065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筒 進料管 內筒 物料通道 引發圈 無級調節機構 旋風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 出料口 集料斗 下端 承接 密封連接 物料分離 相切設置 擋板 內螺旋 排風口 上端 工段 反沖 降耗 內壁 外壁 連通 纏繞 節能 回收 | ||
1.一種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內筒、進料管、無級調節機構和集料斗,所述內筒插入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與內筒密封連接,所述外筒的內壁和內筒的外壁之間形成物料通道,所述進料管與物料通道連通,且所述進料管與外筒相切設置;所述物料通道內設有螺旋引發圈板,此螺旋引發圈板在物料通道內螺旋纏繞設置,且所述螺旋引發圈板與進料管的出料口承接,且所述螺旋引發圈板與進料管的出料口之間的承接處設有擋板;所述無級調節機構安裝于外筒的下端,且所述無級調節機構與內筒下端的排風口連接,所述外筒的下端通過防反沖筒與集料斗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級調節機構包括四組調節單元,此四組調節單元相對于外筒的中心軸圓周均勻分布;
所述調節單元包括套管、連接柱、扇形板、調節手輪和調節座,所述套管固定于外筒,且所述套管的一端穿出外筒的筒壁,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扇形板連接,所述連接柱的另一端設有螺紋部,所述螺紋部通過套管穿出外筒的筒壁,所述調節手輪套接于螺紋部,所述調節座的中部套接于螺紋部,且所述調節座的端部與外筒的外壁連接,所述調節座內側的凸起部與套管的端面夾緊調節手輪;
四組調節單元中的4張扇形板依次首尾拼接形成圓環拼板,且相鄰的2張扇形板的上、下面相貼;所述圓環拼板與內筒下端的排風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內設有導向槽,所述連接柱設有與導向槽匹配的導向條,所述導向條插入導向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引發圈板的螺旋圓周數為1.2~1.8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內壁與內筒的外壁之間的距離大于螺旋引發圈板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分為三段,分別為圓臺狀的出風段、圓筒狀的通道段和倒圓臺狀的排風段,所述出風段、通道段和排風段自上而下依次連接,所述螺旋引發圈板纏繞于通道段,所述排風段通過第一支撐桿固定于外筒內,所述通道段的上端與外筒的上端平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分為三段,分別為圓臺狀的出風段、圓筒狀的通道段和倒圓臺狀的排風段,所述出風段的下端與通道段的上端連接,所述排風段固定于通道段的下端內,所述通道段的下端的外壁通過第一支撐桿與外筒的內壁連接,所述螺旋引發圈板纏繞于通道段。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圓筒狀的主體部和倒圓臺狀的落料部,所述主體部的下端與落料部的上端連接;所述通道段和排風段均從主體部上端插入,所述落料部插入防反沖筒。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部的下端通過第二支撐桿與防反沖筒的內壁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沖筒設有觀察視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國清,未經李國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491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遞進真空離心系統
- 下一篇:一種帶壽命報警功能的旋流器有機材料內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