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的安裝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34385.1 | 申請日: | 2018-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75058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平進;趙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計量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醫用 流量 注射 智能 校準 系統 安裝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的安裝架;解決了現有醫療設備用桌移動振動的問題;包括基座,基座底部設有萬向輪,在基座上面設有液壓升降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升降組件用于支撐置物框,置物框上端安裝有減震臺,減震臺設有內槽結構,內部安裝有減震墊和安裝臺,安裝臺用于安裝流量傳感器,減震臺上端安裝有桌臺;其有益效果為:本裝置通過采用多層安裝結構以及在流量傳感器安裝位置設置減震材料,適用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有效的減緩小幅度移動過程中的振動,減輕微量注射時壓強的變化,提高注射量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的安裝架。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精準醫療的理念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級臨床治療過程中。醫用微流量注射系統主要適用流量范圍(1~10)ml/h輸液和注射治療醫療設備,目前引用在臨床的主要是微量輸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廣泛的應用于手術室、ICU、 CCU等危重臨床科室。由于藥量少、注射時間長,因此臨床治療對其流量準確度、流量重復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其上述計量性能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全。為了保證臨床診斷的質量、保護患者的人身健康,建立醫用微流量注射系統量值溯源系統勢在必行,質檢總局頒布了《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校準規范》 (JJF1259-2010)。隨著2010年衛生部《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試行)中要求醫院必須成立“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員會”,在采購驗收時要求進行質量測試;根據不同類產品要求制定定期檢查和質控計劃和計劃實施,該校準裝置將廣泛地應用于大型醫療衛生機構及各級計量檢測部門。因此研制我國自主的醫用微流量注射系統智能高速校準裝置是十分迫切的。
現有醫療操作設備桌均在移動過程中產生小幅度的振動,振動會產生注射過程中壓強的微小改變。在微量注射時,微小壓強的依舊會產生注射量的改變,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的安裝架,有效的解決了現有醫療設備用桌移動振動的問題,本裝置通過采用多層安裝結構以及在流量傳感器安裝位置設置減震材料,適用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有效的減緩小幅度移動過程中的振動,減輕微量注射時壓強的變化,提高注射量精確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的安裝架,包括基座1,基座1底部設有萬向輪2,在基座1上面設有液壓升降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升降組件3用于支撐置物框4,置物框4上端安裝有減震臺5,減震臺5設有內槽結構,內部安裝有減震墊6和安裝臺7,安裝臺7用于安裝流量傳感器8,減震臺5上端安裝有桌臺9。
所述減震臺5內槽的深度大于減震墊6和安裝臺7的高度。
所述減震臺5與桌臺9之間的空間高度大于流量傳感器8的高度。
所述桌臺9與減震臺5通過支架連接,所述支架上安裝有兩個橫桿10。
所述兩個橫桿10上設有安裝流量傳感器8進液管和輸出管的安裝槽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本裝置設置多層放置安裝結構,由上而下第一層為操作系統放置桌臺,第二層為流量傳感器安裝桌臺,第三層為藥品等放置桌臺,適合醫用微流量注射使用,相較于現有單層桌臺,其安裝條理性清洗,方便醫護人員操作。
2)本裝置第二層設置在流量傳感器安裝位置設置減震材料,在整體小幅度移動過程中,能減緩移動過程中產生的振動,減輕微量注射時壓強的變化,提高注射量精確度。
本裝置通過采用多層安裝結構以及在流量傳感器安裝位置設置減震材料,適用于醫用微流量注射用智能校準系統,有效的減緩小幅度移動過程中的振動,減輕微量注射時壓強的變化,提高注射量精確度。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計量研究院,未經甘肅省計量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343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