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32551.4 | 申請日: | 2018-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304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善旺;石泰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蓬江區碩泰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3/06 | 分類號: | F04D13/06;F04D29/4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華均 |
| 地址: | 529020 廣東省江門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泵 微氣泡生成裝置 水流通道 微氣泡 葉輪 本實用新型 葉輪室 泵蓋 自來水壓力 管道輸送 過程損耗 驅動葉輪 恒定的 容置 水壓 連通 水能 電機 應用 改造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泵,包括泵蓋、葉輪、驅動葉輪的電機,泵蓋設置有容置葉輪的葉輪室和連通葉輪室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內設置有微氣泡生成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泵通過設置微氣泡生成裝置,省去了原先連接用的管路,便于布置,而且,水泵能夠提供足夠、恒定的水壓,解決了日常自來水壓力不足、不穩定等現象,使得微氣泡生成裝置能夠持續正常運行,消除微氣泡的應用限制,同時也加強了水泵的功能;另外,將微氣泡生成裝置設置在水泵的水流通道內,對水泵的改造較少,使水泵的結構得到充分利用,不影響原有水泵的安裝布局,同時生成的微氣泡水能得到直接使用,無需外加管道輸送,減少過程損耗,大幅度提升了微氣泡水的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體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水泵。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微氣泡主要是指存在于水中的細微氣泡,具有提高水體的含氧量、增強水體的清潔作用等效果,并且,當微氣泡的直徑達到納米級時效果更佳優異。
為了使得水體中含有較多的微氣泡,通常會設置有微氣泡生成裝置,微氣泡生成裝置安裝在輸送水的管路上。當微氣泡生成裝置啟動后,水流呈現乳白色。
微氣泡生成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將外界空氣引入到水中進而形成氣泡,然后采用文丘里效應原理對含氣水流進行加速、并且在流道內設置有多層網孔板對氣泡進行切割、然后膨脹釋放壓力處理,最終形成帶微氣泡水體。
然而,現有的微氣泡生成裝置通常是采用如下方式使用:1)設置獨立水箱形成微氣泡水后再導入使用;2)在器具上增設專門的微氣泡生成裝置通道接入使用等等。這些方式不僅會影響微氣泡的使用效果,而且存在管路增加布置復雜、器具體積變大、使用成本增加,限制了微氣泡的應用等弊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所提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水泵,設置有微氣泡生成裝置,可以簡化管路設置,提升微氣泡的使用效果,避免微氣泡應用受限。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水泵,包括泵蓋、葉輪、驅動葉輪的電機,泵蓋設置有容置葉輪的葉輪室和連通葉輪室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內設置有微氣泡生成裝置。
優選的,水流通道包括進水道和出水道,微氣泡生成裝置設置于出水道。
進一步的,泵蓋設置有形成出水道的出水管,出水管的自由端連接有旋蓋,微氣泡生成裝置設置于出水管和旋蓋之間。
更進一步的,旋蓋設置有篩孔,水流經篩孔進入進水道。
優選的,泵蓋設置有形成出水道的出水管,出水管的自由端轉動連接有噴淋臂,微氣泡生成裝置設置于出水管和噴淋臂之間。
進一步的,泵蓋設置有將出水管與噴淋臂連接的連接管,連接管內側配合形成出水道,連接管的內側用于容置微氣泡生成裝置。
更進一步的,連接管的內側設置有凸緣,凸緣設置于連接管沿水流方向的一端,凸緣與出水管的端部夾持固定所述微氣泡生成裝置。
進一步的,連接管的外表面延伸有過濾件,過濾件設置有過濾孔,水經過濾孔流入進水道,過濾件與連接管配合形成容置固態殘渣的空腔。
優選的,微氣泡生成裝置設置有用于進水的導向管,導向管沿水流通道延伸設置。
進一步的,泵蓋設置有連通水流通道的進氣道,導向管設置有連通進氣道的導氣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蓬江區碩泰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門市蓬江區碩泰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325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