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聚醚多元醇的精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08899.X | 申請日: | 2018-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384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君;吳成;張玉民;李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化化學(濱州)有限公司;佳化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5/30 | 分類號: | C08G65/30;C08G65/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醚多元醇 精制裝置 除鹽器 分離單元 分離組件 混合單元 混合溶液 內腔 粗聚醚多元醇 本實用新型 聚氨酯產品 親水性介質 處理效率 堿性離子 進樣組件 流通腔體 中和處理 出樣口 流通腔 中堿性 去除 填充 離子 連通 體內 流通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聚醚多元醇的精制裝置,包括混合單元和分離單元,分離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連通混合單元出樣口的除鹽器,除鹽器具有分離內腔,內腔內設置有進樣組件和分離組件,分離組件具有流通混合溶液的流通腔體,和填充在流通腔體內的親水性介質。上述的精制裝置,粗聚醚多元醇經中和處理后的混合溶液在流入除鹽器后,能夠同時去除聚醚多元醇中的堿性離子與水分,簡化了處理步驟、提高了處理效率,能夠避免聚醚多元醇損失,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中堿性離子含量低、氣味小,適于生產高質量的聚氨酯產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醚多元醇的精制裝置。
背景技術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的的主要合成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的羥基與多異氰酸酯反應,能夠生成泡沫塑料、合成橡膠、涂料、粘合劑、合成皮革、化學纖維等聚氨酯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還可以用作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潤滑劑、液流體、熱交換流體等。聚醚多元醇發展迅速,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聚醚多元醇的合成通常是用堿金屬、堿土金屬或其氫氧化物為催化劑,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環氧化物在含活潑氫化合物的起始劑上開環聚合得到。
聚合后得到的粗聚醚多元醇中易混有堿性金屬離子,在聚醚多元醇與異氰酸酯反應生產聚氨酯時,若聚醚多元醇中混在的鉀、鈉等金屬離子的含量偏高,會導致反應劇烈發生,聚氨酯產品因結塊而報廢。因此,粗聚醚多元醇需要經過精制處理,以去除鉀、鈉等金屬離子。
目前,聚醚多元醇的精制方法主要是中和-過濾法,首先向粗聚醚多元醇加入酸性中和試劑,以中和粗聚醚中的堿性金屬離子,生成堿金屬鹽,真空脫水,使堿金屬鹽結晶析出,最后通過過濾去除固體堿金屬鹽,得到精制的聚醚多元醇產品。但是,上述的精制方法流程復雜,為提高堿金屬鹽的過濾效果,需要較長的脫水時間以提高晶體粒徑;由于聚醚多元醇的粘度大,在過濾過程易造成聚醚多元醇損失。因此,現有聚醚多元醇的精制方法存在處理步驟復雜、處理時間長,且產率受損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粗聚醚多元的精制過程存在處理步驟復雜、處理時間長,且聚醚多元醇產率受損的缺陷。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聚醚多元醇的精制裝置,包括
混合單元,所述混合單元具有混合內腔,將所述混合內腔與外界連通的至少兩個進樣口和至少一個出樣口;
分離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連通所述出樣口的除鹽器,所述除鹽器具有分離內腔,將所述分離內腔與外界連通的第一密度相出口和第二密度相出口,以及避開所述第一密度相出口和所述第二密度相出口設置的混合溶液入口;所述混合溶液入口連通所述混合單元的出樣口,所述第二密度相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密度相出口的上方;
所述分離內腔內設置有與所述混合溶液入口相連接的進樣組件,和連接所述進樣組件的分離組件;所述分離組件包括至少兩個平行設置且延所述混合溶液流通方向延伸的分離件,所述進樣組件用于使所述混合溶液等量流入所述分離件;所述分離件具有流通所述混合溶液的流通腔體,和填充在所述流通腔體內的親水性介質。
可選地,上述的精制裝置,所述第一密度相出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底部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度相出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頂部壁面上,所述混合溶液入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豎向側壁面上;或者,
所述第一密度相出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豎向側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度相出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頂部壁面上,所述混合溶液入口開設于所述除鹽器的底部側壁面上。
可選地,上述的精制裝置,還包括加壓單元,所述加壓單元設置于連通所述混合單元與所述分離單元的管路上。
可選地,上述的精制裝置,所述加壓單元具有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管路由所述輸入端穿入所述加壓單元后由所述輸出端穿出,鄰近所述輸入端的管路連通所述混合單元,鄰近所述輸出端的管路連通所述分離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化化學(濱州)有限公司;佳化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佳化化學(濱州)有限公司;佳化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088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