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壓緊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806626.1 | 申請日: | 2018-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759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瑜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鶴山澳鴻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9/26 | 分類號: | B29C39/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區杰斌 |
| 地址: | 52972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彈性元件 壓緊支架 自動壓緊 上下模 上模 下模 本實用新型 產品成型 上模設置 壓合力 減小 下壓 支架 加熱 膨脹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壓緊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設置有上壓緊支架,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下壓緊支架,所述上壓緊支架和上模間設置有彈性元件。在壓緊支架與模具間設置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在加熱后膨脹,增大上下模間的壓合力,減小上下模間的縫隙,提高產品成型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壓緊的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目前,合模時一半采用各種連接件來固定上模和下模,但是加熱時模具易膨脹,從而造成上下模間壓合力不足,使得開模時出現縫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動壓緊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壓緊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設置有上壓緊支架,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下壓緊支架,所述上壓緊支架和上模間設置有彈性元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下壓緊支架和下模間設置有彈性元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元件包括彈簧。
進一步,所述上壓緊支架與下壓緊支架間設置有搭扣。
進一步,所述上模上設置有澆注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壓緊支架與模具間設置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在加熱后膨脹,增大上下模間的壓合力,減小上下模間的縫隙,提高產品成型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種自動壓緊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設置有上壓緊支架3,所述下模2上設置有下壓緊支架4,所述上壓緊支架3和上模1間設置有彈性元件5。在壓緊支架與模具間設置彈性元件5,彈性元件5在加熱后膨脹,使上下模2間的壓合力增大,可有效減小開模時上下模2間的縫隙,提高產品成型質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下壓緊支架4和下模2間設置有彈性元件5,再下壓緊支架4間也設置彈性元件5,可在加熱時從另一方向提供壓力,使上下模2間的壓合力更大,進一步減小縫隙,提高產品的質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元件5包括彈簧,彈簧作為較為常用的彈性元件5,在此使用彈簧不僅安裝方便而且成本較低。
進一步,所述上壓緊支架3與下壓緊支架4間設置有搭扣6,在合模時扣上搭扣6,在未加熱時即可固定上下模2,在加熱時模具內部膨脹時,搭扣6也可提供一定的壓合力,減小縫隙。
進一步,所述上模1上設置有澆注口7。
以上具體結構和尺寸數據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鶴山澳鴻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鶴山澳鴻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066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樹脂絕緣澆注變壓器線圈澆注模具
- 下一篇:一種摩托車手柄澆筑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