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低溫全熱回收風冷冷(熱)水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91502.0 | 申請日: | 2018-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412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梅奎;楊亞華;王飛;張自慶;郭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13/00 | 分類號: | F25B13/00;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陸海天;徐冬濤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四通換向閥 補氣增焓壓縮機 本實用新型 節流組件 全熱回收 制熱水 空調水換熱器 空氣側換熱器 冷媒循環回路 電磁閥組件 氣液分離器 熱水換熱器 機組 產品推廣 噴氣增焓 液分離器 單向閥 電磁閥 經濟器 可擴展 壓縮機 低環 能效 制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低溫全熱回收風冷冷(熱)水機組,包括由補氣增焓壓縮機、四通換向閥I、四通換向閥II、空氣側換熱器、空調水換熱器、熱水換熱器、第一節流組件、第二節流組件、經濟器組件、電磁閥組件和氣液分離器構成的冷媒循環回路;所述壓縮機為補氣增焓壓縮機;所述四通換向閥II與所述氣液分離器之間還設有單向閥或電磁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在制冷、制熱和制熱水時,充分利用噴氣增焓系統來提高能力及能效,并可擴展其運行范圍,尤其可以滿足在低環溫下制熱和制熱水的需求,為產品推廣創造有利條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器,尤其是一種能夠實現全熱回收的冷(熱)水機組,具體的說是一種可低溫全熱回收風冷冷(熱)水機組。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空調安裝于城市中,尤其商用領域風冷冷(熱)水機組廣泛使用,機組一方面在制取冷水以供空調使用,將水中的熱量吸收排放入空氣中,這部分熱量消散于空氣中得不到利用。但是,現有的全熱回收機組在空調制熱或制熱水運行時,環境溫度無法做到-15℃以下,受普通壓縮機的運行范圍限制,水溫也不能做的過高。同時低環境溫度下制熱或制熱水,機組的能力衰減很大,因此,急需開發一種能在-15℃以下制熱或制熱水的機組,從而可將熱回收這一節能型水機組從長江流域推廣至北方,創造更加廣闊的市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低溫全熱回收風冷冷(熱)水機組,可以有效滿足在較低環境溫度下進行制熱或制熱水的需求,充分滿足不同區域的市場需要,有利于產品推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低溫全熱回收風冷冷(熱)水機組,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為補氣增焓壓縮機;所述機組的冷媒循環回路構成如下:
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經四通換向閥I的DE口后連接空調水換熱器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換向閥I的C口連接四通換向閥II的D口,該四通換向閥I的S口經氣液分離器后連接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
所述四通換向閥II的C口連接空氣側換熱器的第一接口,該四通換向閥II的E口連接熱水換熱器的第一接口;該四通換向閥II的S口經單向閥IV后連接所述氣液分離器的進口;
所述空調水換熱器的第二接口依次連接過濾器II和第二節流組件后,與依次連接過濾器I和第一節流組件的所述空氣側換熱器的第二接口相并聯,再依次通過過濾器III和電磁閥組件后與所述熱水換熱器的第二接口相連;
所述第一節流組件的出口端還設有經濟器組件,該經濟器組件連接到所述壓縮機的補氣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節流組件包括相互并接的節流部件II和單向閥II。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節流組件包括相互并接的節流部件I和單向閥I。
進一步的,所述經濟器組件包括經濟器和補氣節流閥,其中,所述經濟器的兩個主側接口分別連接所述第一節流組件和第二節流組件,其兩個輔側接口分別連接所述補氣節流閥的一端和壓縮機的補氣口;該補氣節流閥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節流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電磁閥組件包括相互并接的電磁閥和單向閥III。
進一步的,所述熱水換熱器第二接口與所述電磁閥組件之間并接一個平衡罐。
進一步的,所述單向閥IV為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在制冷、制熱和制熱水時,充分利用噴氣增焓系統來提高能力及能效,并可擴展其運行范圍,尤其可以滿足在低環溫下制熱和制熱水的需求,為產品推廣創造有利條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915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