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85307.7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003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嚴倚東;周志軍;李國軍;秦飛;萬孫建;張凱;劉曉峰;馬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儀征雄偉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66 | 分類號: | B60N2/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400 江蘇省揚州市儀征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腔 多角度支撐 活塞 車輛座椅 支撐氣囊 支架 腰部支撐裝置 第二端部 靠背支架 坐墊支架 本實用新型 乘員腰部 第一端部 橡膠材質 舒適性 姿勢 室外 室內 延伸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其包括有靠背支架以及坐墊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之上設置有腰部支撐裝置,所述腰部支撐裝置包括:支撐氣囊,所述支撐氣囊采用橡膠材質制成;所述支撐氣囊兩側分別設置有調節腔體,每一個所述調節腔室之中均設置有調節活塞,所述調節活塞包括位于所述調節腔室內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所述調節腔室外的第二端部,所述調節活塞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坐墊支架進行延伸;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其可根據乘員乘坐過程中實際乘坐狀態或姿勢以對于乘員腰部進行適應性的支撐處理,進而使得乘員乘坐的舒適性達到最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零部件領域,尤其是一種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
背景技術
車輛座椅是車輛行駛過程中乘員直接接觸最多的車輛零部件之一;現有的車輛座椅在對于乘員進行腰部支撐的過程中,往往是通過單一的腰部靠墊得以實現的;但乘員的體重以及習慣的乘坐姿勢各有不同,現有的車輛座椅中的腰部支撐很難針對性的提供支撐效果,故乘員實際乘坐的舒適性會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座椅支架,其可在乘員腰部支撐過程中根據乘員的實際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支撐,以改善乘坐的舒適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其包括有靠背支架以及坐墊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之上設置有腰部支撐裝置,所述腰部支撐裝置包括:
支撐氣囊,所述支撐氣囊采用橡膠材質制成;所述支撐氣囊兩側分別設置有調節腔室,所述調節腔室通過導通管道導通至所述支撐氣囊之中;
每一個所述調節腔室之中均設置有調節活塞,所述調節活塞包括位于所述調節腔室內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所述調節腔室外的第二端部,所述調節活塞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坐墊支架進行延伸;所述調節活塞的所述第二端部之上設置有橡膠包覆層。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氣囊包括有朝向所述靠背支架的第一端面以及背離所述靠背支架的第二端面,所述支撐氣囊采用朝向所述第二端面進行彎曲的弧形結構;
所述導通管道延伸至所述支撐氣囊的所述第二端面之上,所述支撐氣囊的所述第一端面對應內壁之上設置有多個采用弧形結構的支撐槽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支撐氣囊的結構設置以使其在充氣支撐過程中可對于乘員形成更為貼合的支撐效果。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調節腔室外部設置有橡膠支撐層,所述橡膠支撐層與所述支撐氣囊相互貼合。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橡膠支撐層以對于支撐氣囊實現輔助支撐,以使得支撐氣囊對于乘員的支撐效果得以間接改善。
上述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其可在乘員在車輛座椅上乘坐時,通過乘員的身體對于調節活塞的第二端部進行推動,以使得調節活塞朝向調節腔室內部運動,進而對于調節腔室內的氣體形成推進效果;此時,調節腔室內的氣體受壓經由導通管道導通至支撐腔室之中,以使得支撐腔室可根據氣流的流量進行不同幅度的膨脹,進而對于乘員實現有效的支撐。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實現多角度支撐的車輛座椅支架,其可根據乘員乘坐過程中實際乘坐狀態或姿勢以對于乘員腰部進行適應性的支撐處理,進而使得乘員乘坐的舒適性達到最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車輛座椅支架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腰部支撐裝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靠背支架、2—坐墊支架、3—支撐氣囊、301—第一端部、302—第二端部、4—調節腔室、5—導通管道、6—調節活塞、601—第一端部、602—第二端部、7—橡膠包覆層、8—支撐槽體、9—橡膠支撐層。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儀征雄偉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儀征雄偉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853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