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線充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83060.5 | 申請日: | 2018-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743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李治平;全百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天華信(天津)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6 | 分類號: | H02J7/06;H02J7/02;H02J50/12;B60L53/12;H02J7/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朱麗麗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區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收端 高頻逆變模塊 無線充電系統 控制模塊 信號連接 發射端 充電管理模塊 諧振耦合 耦合諧振 轉換 紅外發射模塊 輸出直流電壓 直流電 電池組充電 幅值可調 高頻電能 輸出電能 相對耦合 直流電能 輸出 降壓 方波 電源 申請 | ||
1.一種無線充電系統,包括發射端和接收端,所述發射端包括將電網的工頻交流電轉換為直流的AC-DC模塊I、將AC-DC模塊I輸出的直流電降壓并轉換成幅值可調電壓的DC-DC模塊、將DC-DC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轉換為方波電源的高頻逆變模塊、與DC-DC模塊和高頻逆變模塊信號連接的發射端控制模塊、連接在高頻逆變模塊輸出端的發射端諧振耦合模塊;所述接收端包括與發射端諧振耦合模塊相對耦合的接收端耦合諧振模塊、將接收端耦合諧振模塊的高頻電能轉換為直流電能的AC-DC模塊II、將AC-DC模塊II的輸出電能進行控制以給電池組充電的充電管理模塊、與充電管理模塊信號連接的接收端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還包括與接收端控制模塊信號連接的紅外發射模塊;
所述發射端包括與發射端控制模塊信號連接的紅外接收模塊;
所述紅外接收模塊配置用于:與紅外發射模塊配合使用,接收充電管理模塊的充電信息;
所述發射端控制模塊配置用于:根據充電信息調節高頻逆變模塊的發射功率至與電池組的充電功率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塊包括發射端BUCK電路;所述發射端控制模塊發送PWM信號至所述發射端BUCK電路中開關管的門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控制模塊包括用于采集DC-DC模塊的輸出電壓以及輸出電流的AD采樣單元。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耦合諧振模塊安裝在電單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或電動摩托車的底盤下方;所述發射端耦合諧振模塊鋪設在充電站地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耦合諧振模塊的上方和發射端耦合諧振模塊的下方鋪設有磁條。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管理模塊從輸入端到輸出端依次包括由繼電器選擇性連接的純電阻電路和充電控制電路,所述充電控制電路中設有接收端BUCK電路;所述接收端控制模塊輸出PWM信號至接收端BUCK電路中開關管的門極。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還包括與發射端耦合諧振模塊串聯連接作為高頻逆變模塊負載的參數調節模塊。
8.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的無線充電系統的電單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電動摩托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天華信(天津)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天華信(天津)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8306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線充電支架
- 下一篇:一種車載取力行車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