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和發動機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76165.8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446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成東康;賈新穎;李思宇;杜建國;祖炳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恒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05 | 分類號: | F01N3/05;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東麗區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縮放噴管 入口端 管結構 漸縮段 旁通管 吸入 本實用新型 發動機尾氣 發動機組件 常溫空氣 廢氣排放 出口端 尾管 尾氣 發動機 有效降低發動機 降溫措施 可靠性能 尾氣排放 動力源 排放 排氣 冷空氣 制造 維護 | ||
1.一種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縮放噴管(1),所述縮放噴管(1)包括第一入口端(11),所述第一入口端(11)能連接在發動機的廢氣排放尾管(2)上、以從所述廢氣排放尾管(2)中吸入發動機的排放尾氣,且所述縮放噴管(1)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入口端(11)相連的漸縮段(12);
旁通管(3),所述旁通管(3)包括第二入口端(31)和第二出口端(32),所述第二入口端(31)能夠吸入常溫空氣、所述第二出口端(32)連接在所述縮放噴管(1)的所述漸縮段(12)上,以將常溫空氣通入所述漸縮段(12)中而與排放尾氣進行混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漸縮段(12)包括管徑最小的喉部(13),所述漸縮段(12)的管徑從所述第一入口端(11)至所述喉部(13)的方向為逐漸減小,且所述旁通管(3)的所述第二出口端(32)連接在所述喉部(13)的位置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管(3)的管徑從所述第二入口端(31)至所述第二出口端(32)的方向為逐漸減小、而形成漸縮噴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縮放噴管(1)還包括與所述漸縮段(12)的所述喉部(13)相連通的擴張段(14),所述擴張段(14)的氣流下游端形成為所述縮放噴管(1)的第一出口端(1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擴張段(14)的管徑從所述喉部(13)至所述第一出口端(15)的方向為逐漸增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擴張段(14)的長度比所述漸縮段(12)的長度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定義所述擴張段(14)的長度為L1,所述漸縮段(12)的長度為L2,且有L1≤150%*L2。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漸縮段(12)的錐角為11°,和/或,所述擴張段(14)的錐角為11°,和/或,當所述旁通管(3)為漸縮噴管時,所述旁通管(3)的錐角為11°。
9.根據權利要求1-3、5-8中任一項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管(3)的中軸線與所述縮放噴管(1)的中軸線之間成60°-120°的夾角;和/或,所述旁通管(3)與所述漸縮段(12)相接部位的拐角為非圓滑過渡結構。
10.一種發動機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和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且所述發動機包括廢氣排放尾管(2),所述能降低發動機尾氣溫度的管結構連接在所述廢氣排放尾管(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恒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中恒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7616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凈化裝置的汽車用排氣筒
- 下一篇:一種柴油機SCR減排檢測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