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碳化硅熱交換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74232.2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30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F28F1/10;F28F9/013;F28F2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712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換管 外管體 管箍 寬部 通孔 熱交換管 軸向安裝 密封管 碳化硅 熱交換 外表面等距離 本實用新型 冷出水管 冷進水管 螺栓安裝 熱出水管 熱進水管 上等距離 增加壁厚 上端 底端 管頭 外管 整列 軸向 密封 破損 穿過 體內 傳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碳化硅熱交換管,包括外管體,所述外管體的上端安裝有熱出水管,所述外管體的底端安裝有熱進水管,所述外管體的兩端均通過螺栓安裝有密封管頭,其中一個密封管頭上軸向安裝有冷進水管,其中另一個密封管頭上軸向安裝有冷出水管,所述外管體內軸向設有多個交換管,且交換管呈圓形整列分布,所述交換管的外表面等距離套設有多個管箍;所述交換管上等距離設有寬部,所述管箍上開設有用于交換管穿過的通孔,且寬部位于通孔內。采用交換管上設置寬部的設計,由于寬部位于管箍的通孔內,因此交換管相對窄的部分可以快速傳遞熱量并與外界快速熱交換,而寬部可以增加壁厚,從而有效的防止長時間與管箍接觸破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換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碳化硅熱交換管。
背景技術
換熱管是換熱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體之內,用于兩介質之間熱量的交換,具有很高的導熱性和良好的等溫性。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出現了碳化硅熱換器,碳化硅換熱器是一種利用碳化硅陶瓷材料作為傳熱介質的新型換熱器,具有耐腐蝕、耐高溫、高熱導、高硬度、耐磨等優良特性。但交換管與管箍的接觸部分長時間在熱應力的作用下容易發生形變,造成交換管與管箍的接觸部分凹陷甚至破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碳化硅熱交換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碳化硅熱交換管,包括外管體,所述外管體的上端安裝有熱出水管,所述外管體的底端安裝有熱進水管,所述外管體的兩端均通過螺栓安裝有密封管頭,其中一個密封管頭上軸向安裝有冷進水管,其中另一個密封管頭上軸向安裝有冷出水管,所述外管體內軸向設有多個交換管,且交換管呈圓形整列分布,所述交換管的外表面等距離套設有多個管箍;
所述交換管上等距離設有寬部,所述管箍上開設有用于交換管穿過的通孔,且寬部位于通孔內。
優選地,所述通孔的底端一體成型的有至少一個凸起,所述交換管的寬部上開設有與凸起配合使用的凹陷。
優選地,所述凸起采用半圓形圓桿狀結構。
優選地,所述通孔的內徑略大于交換管寬部的外徑,所述寬部上開設有切面,所述通孔內放置有用于填補切面的密封墊。
優選地,所述外管體的底端焊接有支撐架。
優選地,所述管箍采用圓形結構,且管箍的外徑與外管體的內徑相等,所述管箍上開設有用于水穿過的缺口。
優選地,所述交換管采用碳化硅陶瓷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點:
1、采用交換管上設置寬部的設計,由于寬部位于管箍的通孔內,因此交換管相對窄的部分可以快速傳遞熱量并與外界快速熱交換,而寬部可以增加壁厚,從而有效的防止長時間與管箍接觸破損。
2、凹陷與凸起的設計,由于交換管長時間在熱障冷縮的環境下,容易發生的形變,因此交換管上開設的凹陷可以有效的在不增加交換管線性尺寸的情況下增加其表面積,從而可通過凹槽補償交換管的形變,防止其與管箍的接觸部分在熱應力的作用下發生破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熱交換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熱交換管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熱交換管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德力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742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銻鹽生產用搪瓷冷凝器
- 下一篇:一種氣氣板式換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