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電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72334.0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002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蘊;李國昌;宋瑋瓊;羨慧竹;李蕊;韓柳;趙磊;郭帥;李亦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9/00 | 分類號: | G08C19/00;G08C17/02;H04B3/54;H04B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董文倩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模傳輸 智能電表 集中器 智能電表系統 本實用新型 控制器 主站 點對點通信 集中器通信 采集數據 數據傳輸 數據上傳 主站通信 傳統的 上傳 采集 查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電表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主站;集中器,包括第一雙模傳輸單元和用于控制第一雙模傳輸單元的第一控制器,集中器通過第一雙模傳輸單元與主站通信,用于將智能電表上傳的數據傳輸至主站;智能電表,包括第二雙模傳輸單元和用于控制第二雙模傳輸單元的第二控制器,智能電表通過第二雙模傳輸單元與集中器通信,用于將采集的數據上傳至集中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傳統的智能電表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來采集數據,導致查詢過程繁瑣且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電表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電力部門在已知用戶信息基礎上通過對配電變壓器和終端用戶的用電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實現用電監控、負荷管理、線損分析。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用電規模快速增長,傳統的智能電表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來采集數據,在公用變壓器和采集器端或電表端加入設備,通信模式單一,查詢過程繁瑣且效率低,只適用于小范圍內的采集數據,對于大范圍城區,成集群規模的電表同時上傳信息容易造成信息堵塞,且需要大量操作人員現場消耗大量時間去不斷反復測試確認智能電表的相關數據信息,不但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還難以保證能夠準確識別智能電表的相關數據信息。因此,需要提出一種通信方式高效、信息傳輸誤碼率低的智能電表系統。
針對傳統的智能電表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來采集數據,導致查詢過程繁瑣且效率低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電表系統,以至少解決傳統的智能電表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來采集數據,導致查詢過程繁瑣且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電表系統,包括:主站;集中器,包括第一雙模傳輸單元和用于控制第一雙模傳輸單元的第一控制器,集中器通過第一雙模傳輸單元與主站通信,用于將智能電表上傳的數據傳輸至主站;智能電表,包括第二雙模傳輸單元和用于控制第二雙模傳輸單元的第二控制器,智能電表通過第二雙模傳輸單元與集中器通信,用于將采集的數據上傳至集中器。
進一步地,第一雙模傳輸單元和第二雙模傳輸單元均包括:有線傳輸單元和LoraWAN無線傳輸單元;主控器,分別與有線傳輸單元和LoraWAN無線傳輸單元相連;其中,集中器和智能電表之間通過有線傳輸單元和/或LoraWAN無線傳輸單元通信。
進一步地,有線傳輸單元包括:耦合單元,耦合單元的耦合連接端與電力線耦合連接,耦合單元的發送信號輸入端與信號放大單元連接,耦合單元的接收信號輸出端與濾波單元相連,耦合單元的控制端與主控器相連,耦合單元用于接收集中器通過電力線發送的信號,并通過電力線將主控器的信號發送至集中器;信號放大單元,信號放大單元的輸入端與主控器的信號輸出端相連,信號放大單元用于對主控器輸出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單元,濾波單元的輸出端與主控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用于將電力線發送的控制信號進行濾波。
進一步地,有線傳輸單元還包括:過零檢測單元,過零檢測單元的輸出端與主控器相連,過零檢測單元與耦合單元的耦合連接段相連,用于對耦合單元進行過零檢測。
進一步地,耦合單元包括耦合變壓器,所述耦合變壓器包括:第一電感線圈、第二電感線圈和第三電感線圈,所述耦合單元還包括第一控制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一電感線圈,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感線圈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電力線的相線和零線耦合;所述第二電感線圈和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電感線圈用于所述第一電感線圈耦合;所述第三電感線圈和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用于控制第三電感線圈用于所述第一電感線圈耦合。
進一步地,第一電感線圈的一端與第一電容的一端耦合連接,第一電容的另一端作為耦合單元的電力線相線耦合連接端;第一電感線圈的另一端作為耦合單元的電力線零線耦合連接端,并與第一雙向瞬態抑制二極管的一端連接,第一雙向瞬態抑制二極管的另一端與第一電感線圈和第一電容的公共連接點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723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力集抄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樓宇視頻監控集中供電管理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