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慧用電探測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70266.4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329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昆明;夏初陽;岳磊;王星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馳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邢明順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探針 顯示屏 連接線 殼體 無線信號收發 本實用新型 控制按鈕 一端設置 單片機 連接桿 耐磨塊 探測器 正極 實時在線監控 電路板 頂部安裝 端子設置 故障狀態 橫向安裝 殼體內部 殼體一端 模塊傳送 數據信號 線圈短路 發生器 底端 終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慧用電探測器,包括殼體、顯示屏、耐磨塊和電路板,所述殼體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顯示屏,且顯示屏下方的殼體均設置有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遠離顯示屏的一側均安裝有耐磨塊,所述殼體一側的頂端通過端子設置有連接線,且連接線底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金屬探針,所述連接線底部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金屬探針,所述殼體內部的頂端固定有第一連接桿,且第一連接桿的底端橫向安裝有正極發生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有第一金屬探針、第二金屬探針、單片機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當裝置內部發生線圈短路的故障,給予發出數據信號,單片機通過無線信號收發模塊傳送至PC機控制終端,顯示故障狀態,達到實時在線監控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慧用電探測器。
背景技術
電探測器廣泛應用于漏電開關或斷路器,電探測器內部是由線圈纏繞在非晶材料制作而成,主要用于漏電信號的采集,如果電探測器內部線圈發生線短路故障,漏電開關將失去原有的保護功能,所以在線檢測探測器線圈的判斷,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然而現有的電探測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現有的電探測器功能單一,在使用時不能及時對裝置內部產生的灰塵進行處理,并且現有的裝置也不能有效地散熱,導致裝置由于溫度過高造成內部電元件老化的現象,同時現有的裝置在使用時不便拿取,容易出現滑脫造成裝置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慧用電探測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功能單一、不能除塵以及無法散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慧用電探測器,包括殼體、顯示屏、耐磨塊和電路板,所述殼體一端的頂部安裝有顯示屏,且顯示屏下方的殼體均設置有控制按鈕,所述控制按鈕遠離顯示屏的一側均安裝有耐磨塊,所述殼體一側的頂端通過端子設置有連接線,且連接線底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金屬探針,所述連接線底部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金屬探針,所述殼體內部的頂端固定有第一連接桿,且第一連接桿的底端橫向安裝有正極發生器,所述正極發生器遠離第一連接桿的一端橫向安裝有金屬網,且金屬網下方的殼體內部通過螺絲安裝有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一端的頂部設置有振蕩電路模塊,且振蕩電路模塊下方的電路板上安裝有信號比較電路模塊,所述信號比較電路模塊遠離振蕩電路模塊的一側安裝有單片機,所述電路板一端的底部安裝有無線信號收發模塊,所述電路板的底端固定有腔體,且腔體的內部均勻設置有蓄電池,所述殼體內部的底端固定有第二連接桿,且第二連接桿的頂端橫向安裝有負極發生器,所述第一金屬探針和第二金屬探針的輸入端分別通過導線與振蕩電路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且振蕩電路模塊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信號比較電路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信號比較電路模塊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單片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且單片機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無線信號收發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殼體一端的底部等間距設置有散熱翅。
優選的,所述耐磨塊的個數設置有兩個,且耐磨塊關于顯示屏的垂直中心線對稱分布。
優選的,所述連接線呈螺旋狀排列,且連接線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聚四氟乙烯絕緣層。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桿與正極發生器以及負極發生器與第二連接桿之間均構成一體化焊接結構。
優選的,所述金屬網的兩端均設置有預留槽,所述殼體內部靠近金屬網的一端均設置有與預留槽相互配合的預留塊,所述金屬網通過預留槽與預留塊之間構成拆卸安裝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馳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新馳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702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