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61115.2 | 申請日: | 2018-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037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君平;王云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市余杭區第五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9/04 | 分類號: | A61F9/04;A61F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謙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偉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裝筒 甲亢突眼 眼罩 軟柱 本實用新型 固定座 眼罩體 眼眶 病變 敷藥 程度調節 彈性形變 患者眼球 上下位移 活動槽 原狀態 眼球 治療 回復 壓迫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包括兩個眼罩體,所述眼罩體包括固定座和安裝筒,通過上下推動安裝筒,使一號固定軟柱和二號固定軟柱發出彈性形變,從而使安裝筒順利的在活動槽中發生位移,移動完畢后,一號固定軟柱和二號固定軟柱回復原狀態,從而再次完成安裝筒的固定,由此實現了安裝筒在固定座中的上下位移,使安裝筒根據甲亢突眼不同的病變程度調節合適的接觸深度,使安裝筒上的敷藥結構較為合適的接觸患者眼球眼眶,讓該眼罩適用于不同病變患者的甲亢突眼治療,避免傳統固定深度的眼罩對眼球眼眶的壓迫,提升甲亢突眼治療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易于使用和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具,具體是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
背景技術
甲狀腺相關眼病(甲亢突眼)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眼眶病之一,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突眼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臨床或實驗室檢查的主要病狀表現,但即使在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眼眶疾病,甲亢突眼的治療目的是緩解或控制活動期病變,防止眼及精神生理損害、矯正眼運動異常、改善患者外觀,眼罩是甲亢突眼的治療過程中常用的輔助用具。
公告號為CN206687820U的申請公開了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該眼罩可有效吸附治療藥液,提高眼罩使用衛生,然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由于甲亢突眼伴隨著著不同程度的眼部病變程度,按照病變級別分為輕度患者、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其眼瞼遲落、眼瞼退縮(瞪眼)、兔眼和眼球突出的程度依次遞進,各不相同,因而現有的固定的接觸深度的眼罩無法適用于所有的患者,在治療時,會造成接觸部分解壓眼眶眼球,不僅治療的效果大打折扣,還會產生輔助矯正的負面作用,因此,需要一種可以靈活調節接觸深度的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甲亢突眼患者用眼罩,包括兩個眼罩體,所述眼罩體包括固定座和安裝筒,固定座橢圓筒狀,所述固定座中設有活動槽,活動槽中安裝有安裝筒,安裝筒上設有敷藥結構,所述固定座的內壁等間隔的設有若干一號固定軟柱,安裝筒的外壁設有與一號固定軟柱相對應的二號固定軟柱,二號固定軟柱和一號固定軟柱相互交錯卡和。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一號固定軟柱和二號固定軟柱的接觸端頭均設有弧形滑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筒上的敷藥結構包括滲藥棉、吸藥棉和密封塊,安裝筒中設有兩端開口的放置腔,滲藥棉、吸藥棉和密封塊均位于安裝筒的放置腔中,所述滲藥棉位于安裝筒接觸患者的端面上,安裝筒中設有網孔固定板,網孔固定板固定安裝在安裝筒中,滲藥棉放置在網孔固定板的上端,網孔固定板上設有密集的通孔,所述網孔固定板的下端設有吸藥棉,所述吸藥棉的下端設有密封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塊包括密封圈、活塞塊和把手蓋塊,所述把手蓋塊位于活塞塊的下端,活塞塊與安裝筒的下端開口相契合,活塞塊的的上端設有密封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筒中設有若干卡環,卡環位于吸藥棉安裝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眼罩體通過連接帶連接,連接帶上設有調節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眼罩體均連接有綁帶,綁帶的末端設有魔術貼。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接觸患者的端面上設有接觸軟層,接觸軟層上設有吸水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市余杭區第五人民醫院,未經杭州市余杭區第五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611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