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注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52901.6 | 申請日: | 2018-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666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安明;陳懷迎;方修龍;唐國華;王偉;陳密;徐建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樂樂 |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動部件 側抽芯機構 開模位置 卡針 合模位置 滑動 注塑 驅動機構 注塑系統 模架 本實用新型 操作誤差 關聯動作 合模過程 機構安裝 夾持腔體 同步滑動 產出率 成品件 成品率 可滑動 驅動卡 針機構 夾持 開模 嵌件 驅動 轉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系統,包括:聯動部件、卡針機構以及側抽芯機構。其中,卡針機構安裝在聯動部件上,具有用于夾持嵌件的夾持腔體;側抽芯機構受聯動部件的帶動相對于模架在合模位置與開模位置之間可滑動設置且供型芯安裝;驅動機構驅動聯動部件相對于模架滑動,以帶動側抽芯機構在由開模位置向合模位置滑動的合模過程中與卡針機構相對固定且同步滑動的第一狀態和由合模位置向開模位置滑動的開模過程中在開模位置處與卡針機構分離的第二狀態之間轉換。通過聯動部件的設置即可僅通過一組驅動機構同時驅動卡針機構以及側抽芯機構進行關聯動作,避免操作誤差而導致的注塑成品率下降的問題的出現,提高注塑成品件的產出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和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塑系統。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其中,注塑模具是用于成型塑件的常用模具,通過注塑模具能成型出形式多樣的塑件,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由于塑件的各種工藝要求,如需要在塑件內部添加各種金屬嵌件來達到更廣泛的利用范圍;通過在注塑模具內設有相應的嵌件和型芯,以達到注塑的精確度。
現有技術的注塑系統中,在注塑成型同時具有通孔和金屬嵌件的的成品工件時,相應需要分別設計一個側抽芯機構和一個輸送嵌件的卡針機構,分別向模型腔內輸送型芯和金屬嵌件,來注塑所需工件的相應形狀。在注塑成型過程中,需要預先將嵌件夾持固定在卡針機構中,再用兩個驅動機構分別驅動卡針機構和側抽芯機構由開模位置向合模位置滑動,并將嵌件和型芯伸入模型腔內各自的預設位置。
然而,在實際使用注塑過程中,兩套驅動結構分別驅動側抽芯機構和卡針機構,不可避免地,兩個驅動機構中若任一個驅動機構出現行程誤差,在合模位置處,嵌件和型芯輸送到模型腔內的相對位置關系出現偏差,進而制備出的工件的外形存在誤差,后續無法對工件進行補救,只能重新調整嵌件和型芯的相對關系,重新注塑。對應地,兩個驅動機構從模型腔內抽出時,仍然按照送芯過程的行程退出,使得側抽芯機構和卡針機構在開模位置處的相對位置存在偏差,如后續兩套驅動機構仍然按照各自的行程進行送芯或抽芯,始終會導致制備出的工件內的通孔和金屬嵌件的相對位置關系存在偏差,導致注塑系統的注塑成型精度低,且制備出工件的良品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注塑系統同時注塑具有通孔和金屬嵌件的工件時,型芯和嵌件的相對位置關系容易出現偏差,導致注塑系統注塑出的工件的精度低。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注塑系統,包括:
至少一個聯動部件;
至少一個卡針機構,安裝在所述聯動部件上,具有用于夾持嵌件的夾持腔體;
至少一個側抽芯機構,受所述聯動部件的帶動相對于模架在合模位置與開模位置之間可滑動設置且供型芯安裝;
驅動機構,驅動所述聯動部件相對于所述模架滑動,以帶動所述側抽芯機構在由所述開模位置向所述合模位置滑動的合模過程中與所述卡針機構相對固定且同步滑動的第一狀態和由所述合模位置向所述開模位置滑動的開模過程中在開模位置處與所述卡針機構分離的第二狀態之間轉換。
優選地,上述的注塑系統,所述側抽芯機構包括
滑動體,受所述聯動部件的帶動而滑動且供型芯安裝;
至少一個限位組件,可伸縮地設在所述滑動體上,并隨所述滑動體滑動時在第一限位位置與第二限位位置之間切換;
在所述第一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組件滑離所述開模位置,且面向所述聯動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動體并將所述滑動體鎖定在所述聯動部件上;在所述第二限位位置,所述限位組件滑至所述開模位置,所述限位組件脫離所述聯動部件且面向模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滑動體并將所述滑動體鎖定在模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529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