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40112.0 | 申請日: | 2018-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42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路恒;楊化奎;溫巍;孟翔;王斯海;潘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E01C7/18;E01C11/20;E01C1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疊合板 面層 疊合梁 瀝青層 預應力裝配 桁架筋 頂面 后澆混凝土層 張拉預應力筋 本實用新型 道路工程 道路面層 吊裝施工 施工水平 現場施工 預留孔道 預應力筋 鋼筋錨 上表面 下表面 穿孔 底端 錨具 澆筑 裝配 混凝土 基層 | ||
1.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包括面層(2),所述面層(2)上表面設置有瀝青層(1),且所述瀝青層(1)與所述瀝青層(1)固定連接,所述面層(2)下表面設置有基層(3),且所述基層(3)與所述面層(2)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2)內部底端設置有疊合板(9),且所述疊合板(9)與所述面層(2)固定連接,所述疊合板(9)外側設置有疊合梁(7),且所述疊合梁(7)與所述疊合板(9)固定連接,所述疊合板(9)頂端設置有桁架筋(10),且所述桁架筋(10)與所述疊合板(9)固定連接,所述疊合板(9)上表面設置有后澆混凝土層(4),且所述后澆混凝土層(4)與所述疊合板(9)固定連接,所述桁架筋(10)頂端設置有預應力筋(8),且所述預應力筋(8)與所述桁架筋(10)固定連接,所述預應力筋(8)內部貫穿有預留孔道(5),且所述預留孔道(5)與所述預應力筋(8)固定連接,所述基層(3)上表面靠近所述面層(2)下方設置有碳纖維發熱層(12),且所述碳纖維發熱層(12)與所述基層(3)固定連接,所述碳纖維發熱層(12)上表面設置有導熱層(13),且所述導熱層(13)與所述碳纖維發熱層(12)固定連接,所述后澆混凝土層(4)外側上的設置有錨具(6),且所述錨具(6)與所述后澆混凝土層(4)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梁(7)設置有兩個,且所述疊合梁(7)分別固定在所述疊合板(9)的左右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筋(8)的形狀為拱形狀,且所述預應力筋(8)的底端是凸出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板(9)上表面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疊合板端頭L型槽(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瀝青層(1)的底端設置有粘接層,且所述瀝青層(1)與所述面層(2)通過所述粘接層粘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筋(10)在端頭處的鋼筋穿過所述疊合梁(7)上部外伸鋼筋內部,錨入長度為五百毫米,錨入長度若不夠,可設置直角彎勾錨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邊疊合梁后張法預應力裝配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孔道(5)采用金屬波紋管,現場安裝時采用馬凳筋固定其位置,必要時可將馬凳筋與所述桁架筋(10)焊接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4011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