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23773.2 | 申請日: | 201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902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杰;朱新濤;楊公可;王春紅;余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68 | 分類號: | B60N2/6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劉小敏;尤健雄 |
| 地址: | 51064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座椅靠背 骨架結構 本實用新型 重疊區域 靠背板 輕量化 金屬靠背 夾芯層 緩沖 吸能 抵抗 安全性能 管狀結構 夾層結構 碰撞區域 后板體 靠背管 前板體 受沖擊 背板 緊貼 覆蓋 保證 | ||
1.一種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設有靠背管框架和金屬靠背板,所述金屬靠背板位于所述靠背管框架的后側并焊接在所述靠背管框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靠背板的寬度小于所述靠背管框架的寬度;
所述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還設有非金屬靠背板;所述非金屬靠背板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非金屬靠背板由前板體(A)、后板體(B)以及連接在所述前板體(A)與后板體(B)之間的夾芯層組成,所述夾芯層包含有多根管體(C),各根所述管體(C)的軸線(C1)相互平行,且所述管體(C)的軸線(C1)不平行于所述前板體(A)和后板體(B),各根所述管體(C)均勻分布設置;
所述非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靠背管框架相固定,所述非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金屬靠背板的重疊區域覆蓋汽車座椅靠背的易受沖擊碰撞區域,且所述非金屬靠背板的前板面與所述金屬靠背板的后板面在所述重疊區域處相緊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C)的軸線(C1)同時垂直于所述前板體(A)和后板體(B)。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應用于具有四六分體靠背的汽車后排座椅,即所述靠背管框架包括并排布置的四分靠背管框架(10)和六分靠背管框架(20);其中,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和六分靠背管框架(20)均由上管身、外管身、下管身和內管身依次相連構成,且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內管身與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內管身相鄰,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上管身與下管身之間連接有中管身(201);
所述金屬靠背板包括四分金屬靠背板(11)和六分金屬靠背板(21):
所述四分金屬靠背板(11)的寬度小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寬度,所述四分金屬靠背板(11)位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后側,且所述四分金屬靠背板(11)與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上管身、下管身和內管身焊接連接;
所述六分金屬靠背板(21)的寬度小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寬度,所述六分金屬靠背板(21)位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后側,且所述六分金屬靠背板(21)與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上管身、下管身、內管身和中管身(201)焊接連接;
所述非金屬靠背板包括四分非金屬靠背板(12)和六分非金屬靠背板(22):
所述四分非金屬靠背板(12)的兩端分別連接固定在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外管身中部位置和內管身中部位置;
所述六分非金屬靠背板(22)的兩端分別連接固定在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外管身中部位置和內管身中部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金屬靠背板(11)的寬度接近于所述四分靠背管框架(10)的寬度的一半;所述六分金屬靠背板(21)的寬度接近于所述六分靠背管框架(20)的內管身與中管身(201)之間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輕量化的汽車座椅靠背骨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靠背管框架相固定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
方式一、所述非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靠背管框架直接連接固定:所述靠背管框架上設有連接端子,所述非金屬靠背板上開有安裝孔(D),所述連接端子與安裝孔(D)連接固定;
方式二、所述非金屬靠背板通過所述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靠背管框架連接固定:所述金屬靠背板上設有連接端子,所述非金屬靠背板上開有安裝孔(D),所述連接端子與安裝孔(D)連接固定;
方式三、所述非金屬靠背板穿過所述金屬靠背板與所述靠背管框架連接固定:所述靠背管框架上設有連接端子,所述金屬靠背板上開有過孔,所述非金屬靠背板上開有安裝孔(D),所述連接端子穿過所述過孔后與安裝孔(D)連接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廣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2377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二人聯體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