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99481.X | 申請日: | 2018-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15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蔣永旭;陳兵;胡可一;于晨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06 | 分類號: | B63B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韓雙宏 |
| 地址: | 20191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部 船艏部 波結構 消浪 本實用新型 波浪 側凹部 前部 向前延伸 表面壓 吃水線 凹陷 減小 失速 有向 船體 船舶 水面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中,由于在船體船艏部的正前部設置有向后凹陷的前凹部,前凹部從正前部向其兩側的側部過渡延伸而形成側凹部,前凹部及側凹部的上沿位于設計吃水線以上位置,這樣,當水面產生波浪時,波浪的浪頭處于前凹部的位置,浪頭向上涌起時,前凹部上部向前延伸的表面正好在浪頭的正上方,所以,浪頭涌起時就會被前凹部上部的表面壓住而消除,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能夠消除波浪,從而減小波浪對船舶產生的失速影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
背景技術
船舶航行在大海中,當浪濤涌起時,海浪會使船舶在水中動蕩起伏,使得船舶在風浪中失速,波浪會對船舶產生沖擊而形成阻力,現有技術中的船舶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波浪對船舶的影響,船舶在風浪中容易產生波浪失速。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能夠減小波浪對船舶產生的失速影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船艏部包括正前部和設于正前部兩側的側部,正前部設有向后凹陷的前凹部,所述前凹部從正前部向其兩側的側部過渡延伸而形成側凹部;所述前凹部及側凹部的上沿位于設計吃水線以上位置。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的中心位置與船體底面之間距離為1.4倍的設計吃水深度。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及側凹部的上沿越過設計吃水線以上2米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的下沿位于設計吃水線以上位置。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的深度為船體長度的0.8%至1.2%。
更為優選地,所述前凹部的深度為船體長度的1%。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及側凹部的表面順滑過渡。
優選地,所述側凹部自船體前端向后延伸的距離為船體長度的4%至6%。
更為優選地,所述側凹部自船體前端向后延伸的距離為船體長度的5%。
優選地,所述前凹部和側凹部的下沿與船體底面之間的距離大于60%的設計吃水深度。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中,由于在船體船艏部的正前部設置有向后凹陷的前凹部,前凹部從正前部向其兩側的側部過渡延伸而形成側凹部,前凹部及側凹部的上沿位于設計吃水線以上位置,這樣,當水面產生波浪時,波浪會的浪頭處于前凹部的位置,浪頭向上涌起時,前凹部上部向前延伸的表面正好在浪頭的正上方,所以,浪頭涌起時就會被前凹部上部的表面壓住而破碎消除,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船艏部的消浪耐波結構能夠消除波浪,從而減小波浪對船舶產生的失速影響。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很多海洋大型魚類的體型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沿船體艏部前后方向中分面剖切的輪廓線示意圖。
圖3-1顯示為從船體艏部的正前側觀察的距離船體艏部一定距離位置的剖切面輪廓線示意圖。
圖3-2顯示為從船體艏部的正前側觀察的距離船體艏部不同距離位置的剖切面輪廓線示意圖。
圖4-1顯示為從距離船體底面75%吃水深度位置剖切的輪廓線示意圖。
圖4-2顯示為從距離船體底面吃水深度位置剖切的輪廓線示意圖。
圖4-3顯示為從距離船體底面40%吃水深度位置剖切的輪廓線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994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