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89885.0 | 申請日: | 2018-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99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盧家驥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家驥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張立改 |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塊 彈簧 外擋板 自復位 拉拔 摩擦支座 上下滑板 減速 多向 機械鎖定結構 建筑工程領域 球面 殘余位移 拉拔系統 上部結構 豎向位移 自由滑動 荷載 滑動面 連接柱 上滑板 下滑板 反力 耗能 抵抗 地震 橋梁 保證 | ||
1.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板(1)、滑塊(2)、下滑板(3)、外擋板(4)、減速環(5)、彈簧(6)、TMD(調頻質量阻尼裝置)(7)及連接柱(8);
滑塊(2)包括上下依次滾動在一起的滑塊上端頭(2-1)、滑塊主體(2-2)、滑塊下端頭(2-3),滑塊上端頭(2-1)為蘑菇型端頭,滑塊主體(2-2)為圓柱型結構,滑塊下端頭(2-3)為十字交叉板型限位端頭;
外擋板(4)包括桶狀豎向板(4-1)和環狀底端面(4-2),桶狀豎向板(4-1)與環狀底端面(4-2)外側固定在一起;在桶狀豎向板(4-1)內側均勻分布固定有多個彈簧(6),彈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減速環(5)的外周,彈簧(6)處于自由狀態;減速環(5)同軸套在滑塊主體(2-2)外,減速環(5)與滑塊主體(2-2)之間具有空隙;桶狀豎向板(4-1)內側均勻分布固定有多個TMD(調頻質量阻尼裝置)(7),多個彈簧(6)多個TMD(調頻質量阻尼裝置)(7)分布在同一個徑面內,且TMD沿徑向的長度小于彈簧沿徑向的自由長度;環狀底端面(4-2)通過連接柱(8)與下滑板(3)上端面固定連接在一起;環狀底端面(4-2)與下滑板(3)上端面之間具有空隙,滑塊下端頭(2-3)十字交叉板型限位端頭穿插在環狀底端面(4-2)與下滑板(3)上端面之間的空隙內;
上滑板(1)下表面設置有與滑塊上端頭(2-1)匹配的企口凹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滑塊下端頭(2-3)的十字交叉板型限位端頭整體為球面板型;下滑板(3)的上表面為凹形球面;環狀底端面(4-2)的下表面為凸型球面;滑塊下端頭(2-3)的十字交叉板型限位端頭、下滑板(3)的上表面、環狀底端面(4-2)的下表面曲率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板(1)下表面設置企口凹槽,滑塊(2)上端設置的擴大蘑菇型端頭,保證滑塊(2)能在上滑板(1)企口內轉動但不得脫離上滑板(1);滑塊(2)下方設置的十字交叉板型限位端頭,端頭長度大于滑塊最大允許位移。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擋板(4)與減速環(5)之間依靠彈簧(6)連接,在所述的徑面內彈簧均勻對稱布置,彈簧數目為4的倍數。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MD(7)固定在外擋板(4)內側,在所述的徑面內均勻對稱布置,TMD(7)數目為4的倍數,TMD(7)沿外擋板(4)徑向的長度大于外擋板(4)下端水平板寬度,且小于滑塊(2)在中心位置時彈簧(6)的初始長度。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D的多向抗拉拔自復位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板(1)、滑塊(2)、下滑板(3)、外擋板(4)、減速環(5)、彈簧(6)、連接柱(8)采用不銹鋼材料,各滑動表面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家驥,未經盧家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898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鐵路包橋明洞減隔震結構
- 下一篇:一種用于高架橋上抗震的支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