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83079.2 | 申請日: | 2018-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141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牛東升;商學梅;張云強;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前田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8/00 | 分類號: | F24H8/00;F24H9/18;F24H9/20;F24D3/10;F23D14/04;F23D14/62;G01K7/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李舜江 |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暖管道 熱敏電阻 出水口 回水口 進水口 供熱系統 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 鍋爐本體 冷凝鍋爐 供水口 全預混 循環泵 天然氣 溫度報警電路 全預混燃燒 節能效果 燃燒技術 燃燒效率 熱利用率 煙氣排放 有效解決 側壁 出水 低氮 水套 煙氣 加熱 鍋爐 燃料 排放 | ||
1.一種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鍋爐本體(1)、散熱器(2)、循環泵(4)和供暖管道(5),鍋爐本體(1)和散熱器(2)通過供暖管道(5)連接;
所述鍋爐本體(1)頂部設有煙道(11),鍋爐本體(1)底部設有冷凝水收集器(6),鍋爐本體(1)內部設有水套,鍋爐本體(1)的一側設有用于為水套加熱的全預混燃燒頭(3);鍋爐本體(1)上部的側壁上設有供水口(7)和回水口(8),供水口(7)和回水口(8)分別與水套連通;鍋爐本體(1)下部的側壁上設有補水口(9),補水口(9)與水套連通;
所述散熱器(2)上設有進水口(21)和出水口(22),進水口(21)通過供暖管道(5)與供水口(7)連接,出水口(22)通過供暖管道(5)與回水口(8)連接,所述循環泵(4)設在出水口(22)與回水口(8)之間的供暖管道(5)上;
所述進水口(21)內設有熱敏電阻S1,出水口(22)內設有熱敏電阻S2,熱敏電阻S1和熱敏電阻S2通過溫度報警電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報警電路包括:包括DC24V電源、熱敏電阻S1、熱敏電阻S2、三極管Q1、三極管Q2、偏置電阻Rb1、偏置電阻Rb2、報警燈E1、報警燈E2、揚聲器L、熔斷器FU1和熔斷器FU2;
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DC24V電源的負極,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熱敏電阻S1的一端,所述熱敏電阻S1的另一端連接偏置電阻Rb1 的一端,所述偏置電阻Rb1的另一端連接DC24V電源的負極,所述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報 警燈E1的一端;所述報警燈E1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揚聲器L的一端和報警燈E2的一端,所述揚聲器L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FU1的一端,所述熔斷器FU1的另一端連接DC24V電源的正極;所述報警燈E2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2的發射極;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熔斷器FU2的一端,所述熔斷器FU2的另一端連接DC24V電源的負極;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熱敏電阻S2的一端,所述熱敏電阻S2的另一端連接偏置電阻Rb2的一端,所述偏置電阻Rb2的另一端連接DC24V電源的負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鍋爐本體(1)的外壁上還設有控制器(10),供水口(7)內設有溫度傳感器(71),回水口(8)內設有流量傳感器(81),控制器(10)分別與溫度傳感器(71)、流量傳感器(81)、全預混燃燒頭(3)和循環泵(4)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本體(1)采用低氮鑄鋁鍋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預混燃燒頭(3)包括殼體(32)、風機(33)和金屬纖維燃燒頭(35),所述殼體(32)呈漏斗狀,殼體(32)的寬口上安裝有多孔支撐板(31),金屬纖維燃燒頭(35)安裝在多孔支撐板(31)上;風機(33)安裝在殼體(32)的細口上,風機(33)內安裝有燃氣-空氣混合器(34),燃氣-空氣混合器(34)與天然氣管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口(9)上設有手動開關閥(91)。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采用SOLA控制器。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氣全預混冷凝鍋爐的高效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撐板(31)的表面設有金屬纖維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前田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前田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8307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