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蓄電池固定板及蓄電池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69473.0 | 申請日: | 2018-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596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潤國;湯小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4 | 分類號: | B60R16/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318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限位翻邊 蓄電池托盤 蓄電池固定板 蓄電池 平板部 折彎部 蓄電池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 固定蓄電池 空氣濾清器 一體成型 連接板 壓板 發動機機艙 發動機線束 四邊形結構 第二螺孔 電源線束 連成一體 安裝孔 卡口 線束 整車 裝配 零部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蓄電池固定板,包括連成一體的蓄電池托盤和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兩個空氣濾清器安裝孔;蓄電池托盤為四邊形結構,蓄電池托盤相鄰邊上依次設有第二限位翻邊、第一限位翻邊和第三限位翻邊,第二限位翻邊、第一限位翻邊和第三限位翻邊均與蓄電池托盤一體成型,還公開一種蓄電池固定裝置,包括蓄電池固定板和蓄電池壓板,蓄電池壓板包括平板部和折彎部,平板部與折彎部一體成型;平板部上設有第二螺孔,用于與蓄電池托盤連接,折彎部上設有第二卡口,用于固定蓄電池;本實用新型既能很好的固定蓄電池,還能對發動機機艙線束、發動機線束、蓄電池電源線束、空氣濾清器和ECU模塊進行固定,減少整車零部件和裝配時間,安全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電池固定板及蓄電池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蓄電池是汽車電氣設備的能量中心,其作用是供給發動機用電,當車輛準備發動時,蓄電池會放電給起動機提供電力,并由起動機帶動飛輪、曲軸轉動,從而發動車輛,在發動機供電不足或者未啟動時為車內用電器如音響系統、照明系統等提供電源,當發動機開始正常供電之后,蓄電池則會收集并儲存電能,以備日后使用。
蓄電池固定方式的可靠及牢固性直接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現有的蓄電池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壓桿或者緊固帶將蓄電池固定在車架上,且隨著人們對車型以及車輛內空間大小的要求逐漸提高,在同樣大小的車輛偏向于空間較大的車輛,因此縮小蓄電池固定裝置以及其他裝置和零部件的大小以及所占用的空間,是亟待解決是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蓄電池固定裝置結構簡單,且功能多樣,既能對蓄電池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還能同時對發動機機艙線束、發動機線束、蓄電池電源線束、空氣濾清器以及ECU模塊進行固定,減少整車的零部件,裝配時間,同時提升整車的保安防災性能,大大節約了占用空間。
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蓄電池固定板,包括連成一體的蓄電池托盤和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兩個空氣濾清器安裝孔;
所述蓄電池托盤為四邊形結構,所述蓄電池托盤相鄰邊上依次設有第二限位翻邊、第一限位翻邊和第三限位翻邊,所述第二限位翻邊、第一限位翻邊和第三限位翻邊均與所述蓄電池托盤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連接板與所述蓄電池托盤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遠離所述蓄電池托盤一側設有一“U”型豁口,兩個所述空氣濾清器安裝孔分別設置所述“U”型豁口的開口部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蓄電池托盤上設有線束固定架和ECU固定架;
所述線束固定架包括第一線束固定架、第二線束固定架、第三線束固定架和第四線束固定架,所述第一線束固定架、所述第二線束固定架和所述第三線束固定架用于固定發動機機艙線束,所述第四線束固定架用于固定發動機線束;
所述第二線束固定架和所述第三線束固定架均設置在所述連接板靠近所述蓄電池托盤一側;
所述ECU固定架靠近蓄電池托盤一側設有槽體,用于固定蓄電池,所述ECU固定架遠離所述蓄電池托盤一側還設有蓄電池電源線束固定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翻邊上至少設有一個第一卡口,用于固定蓄電池。
更進一步地,所述ECU固定架設置在所述第一限位翻邊外側靠近所述第二限位翻邊一端;
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第二限位翻邊外側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卡口設有三個。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線束固定架與所述第一限位翻邊沿所述蓄電池托盤中心軸線相對設置;
所述第二線束固定架和所述第三線束固定架與所述第二限位翻邊外側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694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