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型鋼筋馬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68621.7 | 申請日: | 2018-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152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波;鐘佳;梁進偉;陳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5/16 | 分類號: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李龍 |
| 地址: | 563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鋼筋 馬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包括底部支撐筋、立筋和上部支撐筋,所述上部支撐筋沿水平方向設置,上部支撐筋兩端的下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立筋,且上部支撐筋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立筋的上端固定連接,每個立筋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底部支撐筋,且所述底部支撐筋均沿水平方向設置。以解決建筑施工中現澆結構中不同構件,鋼筋骨架與模板以及鋼筋網片之間的間距不同,控制難度大,且容易造鋼筋間距過小、過大或漏筋的問題。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部分建筑都是傳統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方法,鋼筋骨架綁扎施工較為廣泛,由于馬鐙種類少、規格不全,容易造鋼筋骨架間距過小、過大或漏筋的問題,影響施工質量,甚至影響結構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鋼筋馬鐙,以解決建筑施工中現澆結構中不同構件,鋼筋骨架與模板以及鋼筋網片之間的間距不同,控制難度大,且容易造鋼筋間距過小、過大或漏筋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包括底部支撐筋、立筋和上部支撐筋,所述上部支撐筋沿水平方向設置,上部支撐筋兩端的下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立筋,且上部支撐筋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立筋的上端固定連接,每個立筋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底部支撐筋,且所述底部支撐筋均沿水平方向設置。
前述鋼筋馬鐙中,每個鋼筋馬鐙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部支撐筋,且其中一個上部支撐筋所對應的一個立筋的底部通過底部支撐筋與另一個上部支撐筋所對應的一個立筋的底部固定連接;
前述鋼筋馬鐙中,每個鋼筋馬鐙包括兩個相互垂直設置的上部支撐筋,且兩個上部支撐筋的中部固定連接;
前述鋼筋馬鐙中,底部支撐筋、立筋和上部支撐筋為一體式的圓鋼結構,由所述圓鋼結構彎折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可設計多個不同高度規格的馬鐙以組成馬鐙組,適用于不同間距鋼筋骨架使用,實用性加強;采用圓鋼制作,易于取材,可批量制作;不同間距選擇不同高度的馬鐙,施工方便、快捷,可有效控制鋼筋間距,保證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所述型鋼筋馬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所述型鋼筋馬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包括底部支撐筋1、立筋2和上部支撐筋3,所述上部支撐筋3沿水平方向設置,上部支撐筋3兩端的下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立筋2,且上部支撐筋3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立筋2的上端固定連接,每個立筋2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底部支撐筋1,且所述底部支撐筋1均沿水平方向設置,每個鋼筋馬鐙1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上部支撐筋3,且其中一個上部支撐筋3所對應的一個立筋2的底部通過底部支撐筋1與另一個上部支撐筋3所對應的一個立筋2的底部焊接固定,優選地,底部支撐筋1、立筋2和上部支撐筋3為一體式的圓鋼結構,由所述圓鋼結構彎折而成。
實施例2:
參照圖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小型鋼筋馬鐙,包括底部支撐筋1、立筋2和上部支撐筋3,所述上部支撐筋3沿水平方向設置,上部支撐筋3兩端的下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立筋2,且上部支撐筋3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立筋2的上端固定連接,每個立筋2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底部支撐筋1,且所述底部支撐筋1均沿水平方向設置,每個鋼筋馬鐙1包括兩個相互垂直設置的上部支撐筋3,且兩個上部支撐筋3的中部焊接固定,優選地,底部支撐筋1、立筋2和上部支撐筋3為一體式的圓鋼結構,由所述圓鋼結構彎折而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四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四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686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