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65805.8 | 申請日: | 2018-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506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寶青;趙子冠;王磊;秦凱;郎晉偉;牛犇;阮柳譚;王峰峰;付云貴;田海波 |
| 主分類號: | E21F5/04 | 分類號: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6700 山西省忻州市寧武***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開采 轉盤 設備箱 轉軸 高效降塵裝置 本實用新型 上端 液壓桿 支撐桿 內腔 推車 電動液壓缸 活動連接有 降塵處理 上下兩端 霧化噴頭 電機相 固定塊 活動桿 支撐板 軸承座 煤塵 噴霧 風能 電機 煤礦 貫穿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開采降塵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包括推車,所述推車的上端安裝有設備箱,所述設備箱的內腔上下兩端中部均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相對應的一側均連接有第一轉盤,所述軸承座的內腔均活動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側均連接有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與第一轉盤之間均通過固定塊共同連接有活動桿,所述第一轉軸的上端均貫穿設備箱且延伸至外側連接有支撐板,所述電動液壓缸均通過液壓桿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遠離液壓桿的一端均連接有霧化噴頭,本實用新型實用性強,便于通過噴霧及風能相結合,有利于高效的對煤礦的煤塵進行降塵處理,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開采降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開采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浮塵,浮塵對勞動人員身體會造成直接傷害,且多數煤礦煤層所生成的煤塵具有爆炸性,這些煤塵懸浮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時,在高溫熱源作用下,煤塵能發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目前煤礦井下采用的降塵裝置一般是采用噴霧降塵,但其噴霧的方向不便調節,且范圍較小,降塵效果不佳,不便于使用,為此,我們提供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來解決此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出的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包括推車,所述推車的上端安裝有設備箱,所述設備箱的內腔上下兩端中部均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相對應的一側均連接有第一轉盤,所述設備箱的內腔底端對稱連接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的內腔均活動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側均連接有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與第一轉盤之間均通過固定塊共同連接有活動桿,所述設備箱的外側安裝有控制開關,所述第一轉軸的上端均貫穿設備箱且延伸至外側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均安裝有電動液壓缸,所述電動液壓缸均通過液壓桿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均設有限位塊,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均設有限位槽,所述支撐桿遠離液壓桿的一端均連接有霧化噴頭,所述霧化噴頭的外側連接有水管,所述支撐板的外側均通過第一斜桿連接有U型套,所述U型套均位于支撐桿的下端,所述設備箱的上端中部連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內腔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減速器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貫穿固定罩且延伸至外側通過安裝板安裝有風扇。
優選的,所述設備箱的上端對稱設有與第一轉軸位置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內腔均設有軸承,所述第一轉軸均與軸承相套接。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的下端均對稱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下端均設有滑塊,所述設備箱的上端設有與滑塊位置相匹配的四個弧形滑槽。
優選的,所述限位塊均為十字型,且所述限位塊的大小均與限位槽相匹配。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側設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兩側均通過第二斜桿與固定罩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礦開采用高效降塵裝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轉盤、第二轉盤、活動桿之間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通過第一電機的轉動,進而第一轉軸進行左右往復轉動,便于霧化噴頭調節噴灑角度,有利于增加噴霧范圍,進而提高降塵的效率,且支撐桿通過限位塊活動連接在限位槽的內腔,便于電動液壓缸通過液壓桿推動支撐桿,進而便于增加霧化噴頭的噴霧距離,便于進一步增加其噴霧的范圍,且通過設有第一斜桿、U型套,便于增加對支撐桿及霧化噴頭的支撐效果,且第二電機通過減速器連接第二轉軸,且第二轉軸帶動風扇緩慢的轉動,便于增加噴霧的噴射距離,且便于將推車附近的煤塵吹走,進一步更加降塵效果。
通過支撐板的下端支撐柱,且支撐柱通過滑動活動連接在弧形滑槽的內腔,便于更加穩定的支撐支撐板,有利于此裝置穩定的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寶青;趙子冠;王磊;秦凱;郎晉偉;牛犇;阮柳譚;王峰峰;付云貴;田海波,未經劉寶青;趙子冠;王磊;秦凱;郎晉偉;牛犇;阮柳譚;王峰峰;付云貴;田海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658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