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60785.5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55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睿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睿智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50000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淀斗 下端口 砂水分離裝置 砂礫 本實用新型 旋轉滾筒 除砂 自身重力作用 滾筒外表面 可轉動滾筒 砂水混合物 小排量污水 長度相等 徑向開設 外表面相 混合物 收集盤 貼合 沉積 噪音 滾動 消耗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通過在沉淀斗的下方設置可轉動滾筒,沉淀斗的下端口與滾動外表面相貼合,滾筒外表面徑向開設有溝槽,溝槽的長度與沉淀斗下端口長度相等,溝槽的寬度小于或等于沉淀斗下端口的寬度,當砂水混合物進入沉淀斗后,混合物中的砂礫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沉積在沉淀斗的下部,旋轉滾筒,溝槽旋轉至沉淀斗的下端口時,砂礫進入溝槽,繼續旋轉滾筒,砂礫被分離出來,并隨著旋轉落在收集盤中,除砂后的水留在沉淀斗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通過手動實現小排量污水除砂,且整個過程不消耗電能,不產生噪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分離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污水中存在大量生活垃圾、泥砂等大顆粒沉積物,經常造成泵、管網以及其他相關設備堵塞和磨損,嚴重影響了污水的正常處理,因此污水除砂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
目前污水除砂主要應用的是螺旋式砂水分離器,螺旋式砂水分離器安裝傾角在20°-30°之間,砂水混合液從進水管進入水箱,混合液中比重較大的顆粒(如砂粒)由于自重面下降沉積于螺旋槽底部,在螺旋的推動下,物料沿斜置的U型槽底部提升,離開液面后,繼續上移一段距離,砂粒中的水份逐漸在螺旋槽中的間隙中流回水箱,砂粒也逐漸干化在出料口處,依靠自重落入其它輸送裝置,上清液則不斷的從排水管中流出,達到砂水分離目的。
但這種螺旋式砂水分離器存在諸多弊端,比如噪音大、能耗高、只適用于大流量的污水處理等。因此,亟需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能夠通過手動實現小流量污水的砂水分離,整個分離過程不消耗電能,不產生噪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螺旋式砂水分離器只適用于大流量砂水分離,且分離耗電量大,噪音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砂水分離裝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支撐有沉淀斗,所述沉淀斗的側面下部設有排水口,所述第二支架上轉動支撐有滾筒,所述滾筒的一端中心軸上設有用于轉動所述滾筒的手柄,所述滾筒外表面沿軸向均布有溝槽,所述溝槽的長度等于所述沉淀斗下端口的長度,所述溝槽的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沉淀斗下端口的寬度,所述滾筒外表面與所述沉淀斗下端口貼合,且貼合處設有用于密封所述滾筒和所述沉淀斗的動密封結構,所述沉淀斗和所述滾筒兩端面上貼合有端蓋,所述端蓋一端固定在所述沉淀斗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滾筒的轉軸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設有用于將所述溝槽固定在所述沉淀斗正下方的掛鉤,所述滾筒的端面均布有用于配合所述掛鉤的掛鉤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設有清潔裝置,所述清潔裝置上設有毛刷,所述滾筒正下方設有收集盤。
優選地,所述排水口設有閥門。
優選地,所述溝槽縱截面為梯形。
優選地,所述動密封結構固定于所述沉淀斗下部,且內部設有密封填料。
優選地,所述填料為油浸石棉盤根或聚四氟乙烯編織盤根。
優選地,所述端蓋材質為透明的聚碳酸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
優選地,所述清潔裝置毛刷的刷絲材質為耐磨性良好的聚丙烯或尼龍610。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睿智,未經趙睿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607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處理沉淀池
- 下一篇:一種餐廚廢棄物的沉砂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