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59861.0 | 申請日: | 2018-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4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鋒;朱革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國鋒 |
| 主分類號: | E02B3/10 | 分類號: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澤信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皇甫韻嘯 |
| 地址: | 262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隔設備 防洪 阻隔裝置 水利工程 平衡座 承重座 混凝土 鋼筋 設備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抗沖擊能力 發生移動 抗沖擊力 連接安裝 漏水現象 偏移 受力面 右側面 左側面 凹口 基板 防水 澆筑 抗洪 洪水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包括防洪阻隔裝置,所述防洪阻隔裝置包括阻隔設備,所述阻隔設備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平衡座,所述平衡座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承重座,所述阻隔設備的左側面開設有凹口。該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方便實現防洪阻隔裝置之間的連接安裝,提高平衡座的重量,使得防洪阻隔裝置的穩定性提高,方便提高其抗沖擊能力,通過設置承重座提高防洪阻隔裝置的重量,使得其的抗沖擊力能力提高,且不易發生移動偏移,防水抗洪基板是由混凝土和鋼筋澆筑而成,混凝土和鋼筋的作用,具有極高的強度,能夠很好的提供受力面,方便應對洪水的沖擊,且不容易發生漏水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
洪澇是無法控制的,屬于自然災害,而因對突發洪澇,就需要使用到防洪設備,然而現有的防洪設備大部分都是通過用沙袋堆疊組建而成,沙袋雖然遇水容易變重,且不易分離,但當洪澇沖擊力過大時,容易被沖垮,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抗洪效果,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以解決上述內容中所提及到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具備使用方便、便于安裝使用的優點,解決了現有防洪設備大部分都有沙袋堆疊而成,不能很好應對洪澇的沖擊力,起不到良好抗洪效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用防洪阻隔設備,包括防洪阻隔裝置,所述防洪阻隔裝置包括阻隔設備,所述阻隔設備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平衡座,所述平衡座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承重座,所述阻隔設備的左側面開設有凹口,且凹口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防水抗洪基板,所述平衡座的外表面安裝有設備門,所述設備門正面的右側通過鉸鏈與平衡座的外側面活動連接,所述平衡座的內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門板,且設備門的正面通過門鎖設備與門板相連接,所述阻隔設備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內側形成有連接槽,所述阻隔設備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阻隔設備的左側面通過連接座內側的連接槽與另一個阻隔設備右側面的連接板相連接,所述連接座的外側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的另一端依次貫穿連接座和連接板并延伸至連接座的另一側且螺紋套接有緊固螺母,且緊固螺母的外表面與連接座的外表面相接觸。
優選的,所述承重座的內部開設有承重儲存室,且承重座左側面的高度值大于承重座右側面的高度值。
優選的,所述防水抗洪基板的內部包括鋼筋和混凝土,且鋼筋呈交叉狀排列,所述防水抗洪基板是由鋼筋和混凝土澆筑而成。
優選的,所述連接座外表面的兩側均開設有連接口,且連接口的內側面開設有螺栓口,所述連接座外側面的連接口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優選的,所述連接口的數量為若干個,且若干個連接口以等距離的形式排列在連接座的外側面。
優選的,所述連接板的外側面開設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的數量為若干個,且若干個固定口以等距離的形式排列在連接板的外側面,且相鄰兩個固定口的距離值與相鄰兩個連接口的距離值相等,所述固定口的直徑值與螺栓口的直徑值相等。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國鋒,未經李國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598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堤壩系統
- 下一篇:生態駁岸用雨水雙向補給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