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結構的防松墊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46469.2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51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秧林;左林云;仇群高;楊華平;周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宏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9/24 | 分類號: | F16B39/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墊圈本體 環形槽 導油 本實用新型 防松墊圈 通孔 改進結構 入油孔 潤滑劑 通油孔 生銹 零部件 從上至下 方向延伸 上下兩側 逐漸減小 變徑孔 防滑件 緊固件 槽體 墊圈 卡死 體內 增設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固件,尤其涉及一種防松墊圈。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結構的防松墊圈,包括環狀的墊圈本體,所述墊圈本體的中心開有通孔,所述通孔為孔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的變徑孔,所述墊圈本體上開設有導油環形槽,所述導油環形槽外側開設有入油孔,所述導油環形槽內側開設有通油孔,所述墊圈本體的上下兩側端面上均設置有多個向通孔的方向延伸的槽體,所述槽體內設置有一側突出于所述墊圈本體端面的彈性防滑件。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合理,通過在墊圈上增設入油孔和導油環形槽來方便添加潤滑劑,通油孔能夠有效的把潤滑劑流入生銹的零部件之間,這樣就有效的解決了生銹引起的零部件卡死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固件,尤其涉及一種防松墊圈。
背景技術
墊圈在機械連接中使用較為頻繁,它通常被放置在螺母或螺栓頭與被連接零件之間,用于防止螺栓或螺母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松動。現有的墊圈雖然具有一定的防松作用,但是防松效果仍然不理想,且功能也相對比較單一,越來越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因此,應該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改進結構的防松墊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結構的防松墊圈,包括環狀的墊圈本體,所述墊圈本體的中心開有通孔,所述通孔為孔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的變徑孔,所述墊圈本體上開設有導油環形槽,所述導油環形槽外側開設有入油孔,所述導油環形槽內側開設有通油孔,所述墊圈本體的上下兩側端面上均設置有多個向通孔的方向延伸的槽體,所述槽體內設置有一側突出于所述墊圈本體端面的彈性防滑件。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通孔的內壁上設置有彈性防滑套。
所述彈性防滑件為橡膠軸。
所述彈性防滑套為橡膠套。
所述彈性防滑套對應通油孔的位置開有孔。
所述橡膠本體的表面設有一層抗氧化層。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結構的防松墊圈,結構合理,通過在墊圈上增設入油孔和導油環形槽來方便添加潤滑劑,通油孔能夠有效的把潤滑劑流入生銹的零部件之間,這樣就有效的解決了生銹引起的零部件卡死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防松墊圈,設計通孔為孔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的變徑孔,其與螺栓裝配方便快捷,且在通孔的內壁上設置有彈性防滑套,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墊圈和螺栓之間有更好的抱合力,可以避免長時間使用后的松動。
3、本實用新型的防松墊圈,在墊圈本體的上下兩側端面上設置有突出于所述墊圈本體端面的彈性防滑橡膠軸,在使用時可分別抵緊在螺栓頭和被連接件的外壁上,由于橡膠具有較大的摩擦系數,從而即可增大與螺栓頭與被連接件之間的摩擦力,避免螺栓發生松動。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墊圈本體,2、通孔,3、導油環形槽,4、入油孔,5、通油孔,6、槽體,7、彈性防滑件,8、彈性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宏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泰州市宏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464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重防松吸振型自鎖螺母
- 下一篇:一種硅膠墊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