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框架斷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44471.6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28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雷鴻健;秦治斌;葛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0 | 分類號: | H01H71/10;H01H7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龔清媛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斷路器本體 限位機構 樞轉軸 操作機構 框架斷路器 觸頭機構 抽屜座 靜觸頭 彈簧 合閘 觸頭 分閘 開距 殼體 保證 | ||
1.一種框架斷路器,包括抽屜座(2)和設置在抽屜座(2)內的斷路器本體(1),其特征在于:在斷路器本體(1)的外側設有操作機構(3),操作機構(3)通過樞轉軸(4)與觸頭機構(5)連接,操作機構(3)通過樞轉軸(4)帶動觸頭機構(5)的動觸頭(51)與靜觸頭(52)接觸和分開,斷路器本體(1)上設有限位機構(6),限位機構(6)通過彈簧(63)與樞轉軸(4)連接,限位機構(6)通過彈簧(63)限制樞轉軸(4)帶動動觸頭(51)往合閘方向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屜座(2)的內壁上設有避讓斷路器本體(1)的本體插入口(10),在本體插入口(10)的內壁上設有匹配機構(7),在斷路器本體(1)上設有與匹配機構(7)配合的本體匹配機構,相同規格的斷路器本體(1)的本體匹配機構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不同規格的斷路器本體(1)的本體匹配機構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匹配機構設置在限位機構(6)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匹配機構為設置在限位機構(6)上的與匹配機構(7)配合的匹配軸(71),匹配機構(7)上設有用于避讓匹配軸(71)的避讓口(7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6)設置在斷路器本體(1)的外側;所述限位機構(6)包括與斷路器本體(1)的外側壁連接的限位座(61),在樞轉軸(4)上設有限位臂(62),限位臂(62)的一端通過彈簧(63)與限位座(61)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機構(7)包括多個并列設置在本體插入口(10)的內壁上的限位軸(73),其中兩個限位軸(73)間隔設置并形成與限位機構(6)上匹配軸(71)配合的避讓口(7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63)為拉簧或壓簧,限位座(61)和限位臂(62)上分別設有用于鉸接彈簧(63)的彈簧軸(64)。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軸(73)與本體插入口(10)的內壁鉚接,匹配軸(71)與限位座(61)鉚接;或者限位軸(73)與本體插入口(10)的內壁一體成型,匹配軸(71)與限位座(61)一體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61)成Z型,其包括與斷路器本體(1)殼體的一側連接的第一連接板(65)以及分別垂直設置在第一連接板(65)兩端的第二連接板(66)和第三連接板(67),第二連接板(66)與斷路器本體(1)殼體的另一側配合,第二連接板(66)和第一連接板(65)之間與斷路器本體(1)殼體的棱邊配合,在第二連接板(66)遠離斷路器本體(1)的一側設有匹配軸(71),所述第三連接板(67)向遠離斷路器本體(1)的一側延伸并與操作機構(3)相對設置,所述的樞轉軸(4)設置在第三連接板(67)與操作機構(3)之間,在第三連接板(67)靠近樞轉軸(4)的一側設有彈簧軸(64),彈簧軸(64)通過彈簧(63)與樞轉軸(4)上的限位臂(62)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板(65)、第二連接板(66)和第三連接板(67)一體折彎而成,第一連接板(65)上設有與斷路器本體(1)殼體連接的連接孔(68),第二連接板(66)的長度小于第一連接板(65),在第一連接板(65)與第三連接板(67)的連接處設有工藝孔(6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4447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