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頂的給煤泥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9173.8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23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月;劉際均;王志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22 | 分類號: | F23C10/2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緒東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泥 夾套管 爐頂 循環流化床鍋爐 吹掃裝置 疏通裝置 水冷壁管 管結構 爐膛 本實用新型 豎直布置 現場使用 一次風 打散 翅片 吹掃 底端 伸入 鍋爐 燃燒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頂的給煤泥管結構,它包括爐頂水冷壁管和夾套管,所述夾套管豎直布置并固定連接在水冷壁管之間的翅片上,在夾套管的中間設有煤泥管,所述煤泥管的底端伸入爐膛內,在煤泥管上還設有吹掃裝置和疏通裝置。通過在煤泥管上設置吹掃裝置和疏通裝置,可以通過鍋爐的一次風對煤泥進行高速吹掃,打散煤泥,提高了燃燒的效率,取得了很好的現場使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頂的給煤泥管結構,屬于鍋爐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循環流化床鍋爐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潔凈煤燃燒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采用流態化燃燒,主要結構包括燃燒室(包括密相區和稀相區)和循環回爐(包括高溫氣固分離器和返料系統)兩大部分。現在為了節約能源,有些在鍋爐的爐頂加入煤泥或者污泥進行摻燒,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煤泥容易堵塞在進煤口的位置上,燃燒效率不高,影響了鍋爐的正常運行,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頂的給煤泥管結構,通過在煤泥管上設置吹掃裝置和疏通裝置,可以通過鍋爐的一次風對煤泥進行高速吹掃,打散煤泥,提高了燃燒的效率,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爐頂的給煤泥管結構,它包括爐頂水冷壁管和夾套管,所述夾套管豎直布置并固定連接在水冷壁管之間的翅片上,在夾套管的中間設有煤泥管,所述煤泥管的底端伸入爐膛內,在煤泥管上還設有吹掃裝置和疏通裝置。
所述吹掃裝置包括一圈圓環狀的盤管,盤管布置在煤泥管的外側,盤管與煤泥管之間通過若干吹掃管固定連接,盤管的外側通過管道與法蘭固定連接,外接入一次風管道系統。
所述疏通裝置包括旁通管、法蘭和法蘭蓋,旁通管一端固定連接在煤泥管的側邊上,旁通管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法蘭,所述法蘭通過螺栓與法蘭蓋連接。
所述夾套管與煤泥管之間設有若干圈石棉繩。
所述吹掃管沿煤泥管圓周方向上均勻布置,吹掃管的一端伸入煤泥管內20~30mm,吹掃管呈向下傾斜狀并與煤泥管的軸線夾角為60~80゜。
所述旁通管為傾斜狀布置,旁通管與煤泥管的軸線夾角為20~30゜。
所述吹掃管的噴口與煤泥管的端部距離為300~400mm。
所述旁通管布置在吹掃管的上方,旁通管的底端與煤泥管的端部距離為600~80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煤泥管上設置吹掃裝置,可以通過鍋爐的一次風對煤泥進行高速吹掃,打散煤泥,吹掃管伸入煤泥管內側,也有對下落的煤泥進行有效分割的作用,不易造成煤泥堵塞,同時煤泥呈分散的形式進行爐膛進行燃燒,提高了燃燒的效率;在吹掃裝置的上方設置疏通裝置,是方便在特別的情況下,若煤泥口堵塞了,可以打開法蘭蓋通過旁通管進行疏通作業,也不會對鍋爐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本裝置結構簡單,改造成本低廉,在有效解決了煤泥堵塞的問題基礎上,還提高了煤泥的燃燒效率,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A-A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參照本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91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