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冷電機機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9129.7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82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鄧允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格(陽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廖子恒 |
| 地址: | 529500 廣東省陽江市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道腔體 機座 冷卻水道 水冷電機 傳熱效果 電機運行 機座側壁 散熱效果 湍流傳熱 冷卻液 熱對流 湍流 連通 | ||
一種水冷電機機座,包括機座,所述機座側壁的內部設有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中設有水道腔體,水道腔體與冷卻水道連通,所述水道腔體的水流截面積大于冷卻水道的水流截面積。通過設置水道腔體,一方面增大機座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另一方面在水道腔體處形成湍流,產生湍流傳熱,進而增大熱對流傳熱效果,從而更有效的帶走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提高水冷電機機座的散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散熱領域,尤其是一種水冷電機機座。
背景技術
電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能,為了避免因高溫而燒壞電機的零部件,致使整個電機的損壞,一般都需要對電機進行冷卻,目前大部分水冷電機機座的設計都采用均勻的水道,這樣的設計水道與機座的接觸面積小,而且只靠水道內水流與機座的熱傳導傳遞熱量,熱對流傳熱作用相對較小,散熱效果有待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效果更好的電機水冷機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冷電機機座,包括機座,所述機座側壁的內部設有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水道中設有水道腔體,水道腔體與冷卻水道連通,所述水道腔體的水流截面積大于冷卻水道的水流截面積。通過設置水道腔體,一方面增大機座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另一方面在水道腔體處形成湍流,產生湍流傳熱,進而增大熱對流傳熱效果,從而更有效的帶走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道包括若干沿所述機座的側壁間隔分布的直流水道,所述直流水道的方向與機座的軸向一致,相鄰兩直流水道之間首尾連接形成串聯的冷卻水道。采用該種形式的水道走向,能夠充分覆蓋機座的各個部分,增加散熱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水道腔體設置在直流水道上。
進一步的,相鄰兩直流水道上的水道腔體沿機座的軸向交錯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道沿機座軸向螺旋向上布置。螺旋冷卻水道為另一種有效散熱的分布方式。
進一步的,每圈冷卻水道上至少設置兩個冷卻腔體且相鄰兩圈冷卻水道上的冷卻腔體沿機座周向交錯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水道腔體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有導流圓弧。
進一步的,機座上設有與冷卻水道進水端連接的進液管和與冷卻水道出水端連接的出液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水流截面積增大的水道腔體,一方面增大機座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另一方面使冷卻液在水道腔體處形成湍流,產生湍流傳熱,進而增大熱對流傳熱效果,從而更有效的帶走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提高水冷電機機座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迂回式冷卻水道的機座示意圖。
圖2為采用螺旋式冷卻水道的機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水冷電機機座,包括帶冷卻水道2的機座1、設置在機座1上與冷卻水道2進水端連接的進液管3以及與冷卻水道2出水端連接的出液管4。冷卻水道2中設有水道腔體5,水道腔體5與冷卻水道2連通,水道腔體5的水流截面積大于冷卻水道2的水流截面積。水道腔體5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有導流圓弧。
冷卻水道2包括兩種排布方式:
如圖1所示,冷卻水道2包括若干沿機座1的側壁間隔分布的直流水道6,直流水道6的方向與機座1的軸向一致,相鄰兩直流水道6之間首尾連接形成串聯的冷卻水道2。水道腔體5設置在直流水道6上,相鄰兩直流水道6上的水道腔體5沿機座1的軸向交錯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格(陽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格(陽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91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