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布式源端自適應城市內澇應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6257.6 | 申請日: | 201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70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鄧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22;E03F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130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險預警 水泵 本實用新型 就地控制 遠端監控中心 水位傳感器 變頻信號 分布式源 水位數據 應急系統 控制器 自適應 自適應提升 河道水位 水位模擬 裝置通訊 輸出 標高 接入點 輸出泵 地面水 防災 暴雨 市政 防治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布式源端自適應城市內澇應急系統,屬于市政防災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由多個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及相應的就地控制水泵和遠端監控中心組成,各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及相應的就地控制水泵分布在相應的城市各個積澇區域,所述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包括控制器及水位傳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來自水位傳感器輸出的水位數據信號并向相應的就地水泵輸出泵變頻信號,所述水位數據信號包括水位模擬量信號;各就地控制水泵的輸出接入地面水,所述泵變頻信號用于根據地面標高和河道水位差對接入點進行自適應提升;所述遠端監控中心與各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通訊。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城市應對暴雨內澇的防治水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市政防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布式源端自適應城市內澇應急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造成內澇的客觀原因是降雨強度大,范圍集中。降雨特別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積水,降雨強度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形成積水。由于城市降雨過程具有隨機性,且由于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偏低,當城市降雨超過設計標準,將形成內澇,嚴重影響城市正常的生產生活。
當前國家相關部門推出城市內澇防止規范標準,采用高標準來設計城市內澇防治系統。但是原有的設計方法在當前規范要求下其實并不能滿足要求,主要原因如下:(1)已建城區原有雨水管道上下游銜接關系不可能破壞,除非將已有雨水管網全部重新修建,但這從經濟角度分析不可能實現;(2)超過雨水管網設計標準的大暴雨發生概率較小,而現有技術措施主要采用深層隧道及大口徑雨水管道來進行內澇防治系統設計,采用過高的規格建造大口徑的雨水管道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處于低效工作狀態,雨水管道中水流流速過低,將導致雜質沉淀在管道中加大管網后期維護的資金及人力投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布式源端自適應城市內澇應急系統,從而提高城市應對暴雨內澇的防治水平。
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由多個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及相應的就地控制水泵和遠端監控中心組成,各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及相應的就地控制水泵分布在相應的城市各個積澇區域,其中:
所述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包括控制器及水位傳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來自水位傳感器輸出的水位數據信號并向相應的就地水泵輸出泵變頻信號,所述水位數據信號包括水位模擬量信號;各就地控制水泵的輸出接入地面水,所述泵變頻信號用于根據地面標高和河道水位差對接入點進行自適應提升;所述水位傳感器包括外殼,在傳感器內部設有測量槽,測量槽通過導流孔與外部待測環境連通,測量槽內設置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其中第一測量桿為金屬接地桿,第二測量桿為電阻桿,其上端為水位模擬量輸出點、通過限流電阻與電源正極相連,下端接地;所述遠端監控中心與各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通訊。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還具有GPS定位模塊,所述控制器接收GPS定位模塊輸出的GPS信號。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還具有數據顯示及聲光警示模塊,所述數據顯示及聲光警示模塊展示當前內澇水位信息并進行相應警示。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內澇風險預警裝置通過無線通訊和/或有線通訊與遠端監控中心和/或現場設備通訊。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數據信號還包括水位開關量信號,所述水位傳感器的第二測量桿桿身不同高度處作為水位開關量輸出點,各水位開關量輸出點分別通過上拉電阻與電源正極相連。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水位傳感器的第一測量桿上設有水位刻度,外殼上相應設置觀測區。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水位傳感器的第二測量桿由支撐體以及繞制在支撐體上的電阻絲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工學院,未經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62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