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環境檢測儀的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5207.6 | 申請日: | 201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80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鄭裕俠;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感智索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3/02 | 分類號: | F16M13/02;F16M11/16;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槽 主桿 本實用新型 安裝機構 環境檢測 支架 連接線路 一體機 阻擋板 上端 傳感器 底座 地卡 外端 下端 業主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境檢測儀的支架,包括主桿、底座和安裝機構;所述的安裝機構固定在主桿上;所述的主桿上設置有多條線槽,所述的線槽從主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裝置中,在主桿上設置線槽,一體機與傳感器的連接線路即放在線槽中,并通過線槽上的阻擋板將線路完美地卡在線槽中,避免線路掛在外端,從而妨礙業主的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機構,具體涉及一種環境檢測儀的支架。
背景技術
現如今,隨著現代農業大棚的改良發展及PC陽光板應用技術的改革創新,傳統的溫室大棚已然在被漸漸淘汰,而智能溫室大棚將牢牢占據市場。
智能溫室也稱作自動化溫室,是指配備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可移動天窗、遮陽系統、保溫、濕窗簾/風扇降溫系統、噴滴灌系統或滴灌系統、移動苗床等自動化設施,基于農業溫室環境的高科技“智能”溫室。智能溫室的控制一般由信號采集系統、中心計算機、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智能溫室貴在“智能控制系統”:智能溫室的“中樞系統”即智能溫室監控系統。它由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通訊、計算機技術與專家系統與一體,通過預裝多種作物生長所需的適宜環境參數,搭建溫室智能化軟硬平臺,實現對溫室中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營養液等因子的自動監測和控制。溫室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強弱以及土壤的溫度和含水量等因素,對溫室的作物生長起著關鍵性作用。 溫室內的空氣溫度、土壤溫度、相對濕度、CO2濃度、土壤水分、光照強度、水流量以及PH值、EC值等參數進行實時自動調節、檢測,創造植物生長的最佳環境,使溫室內的環境接近人工設想的理想值,以滿足溫室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適用于種苗繁育、高產種植、名貴珍稀花卉培養等場地,以增加溫室產品產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高科技成果為規?;a的現代農業服務的成功范例。
智能大棚系統的控制系統一般設置在大棚內,一般采用柜式結構,而且采用支架架高,避免占地,但是控制系統會與地面的如土壤PH值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鹽度傳感器等傳感器連接,這樣線路會垂掛在外端,妨礙工作人員的行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境檢測儀的支架,用以解決現有大棚內一體機安裝完畢后,線路垂掛在外端,具有妨礙業主工作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環境檢測儀的支架,包括主桿、底座和安裝機構;
所述的安裝機構固定在主桿上,其包括L型的安裝板,安裝板的豎直板固定在主桿上,水平板位于豎直板的下方,豎直板背向水平板的一面與主桿固定,另一面上設置有豎直延伸方向的導槽,所述的導槽的側端設置有鎖孔,鎖孔中設置有電磁鎖,所述的電磁鎖包括鎖舌、彈簧和電磁鐵,所述的鎖舌通過彈簧固定在電磁鐵上,彈簧將鎖舌推出鎖孔,使得鎖舌在導槽中露出,電磁鐵通電后會將鎖舌完全吸入鎖孔內;
所述的主桿上設置有多條線槽,所述的線槽從主桿的上端延伸至下端,所述的線槽上設置有若干阻擋板,阻擋板一端鉸接在線槽的一側,線槽的另一側設置有螺紋孔,阻擋板的另一側設置有一個與螺紋孔配合的穿孔;
所述的底座固定在主桿的底端,所述的底座呈圓盤狀,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與線槽一一對應的過線孔。
所述的主桿的頂部設置有旋轉電機,旋轉電機上設置有固定桿,所述的固定桿垂直于旋轉電機的電機軸。
所述的固定桿一端固定在旋轉電機的電機軸上,另一端設置有固定夾。
所述的固定夾包括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的下夾板的下端面固定在固定桿上,上夾板的兩側通過螺栓分別與下夾板的兩側固定。
所述的底座的邊沿上設置有多個固定螺紋孔,固定螺紋孔中設置有固定螺紋柱。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感智索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感智索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52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