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倒扣打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1509.6 | 申請日: | 2018-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53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彭軍;張宏峰;袁龍;王小兵;于峰;向招祥;鄒立業;姜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1/16 | 分類號: | E21B3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亞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撈裝置 母錐體 后腔 落魚 筒體 鉆具接頭 倒扣 外徑縮小 本實用新型 不規則形狀 打撈魚頂 過渡空間 修井作業 中間連接 大壓力 體內部 頂緊 減小 卡緊 母錐 提鉆 引鞋 魚頂 成功率 打撈 概率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倒扣打撈裝置,屬于修井作業領域。該倒扣打撈裝置包括:鉆具接頭、后腔筒體、母錐體和引鞋。通過在母錐體和鉆具接頭中間增加了后腔筒體,當利用該打撈裝置來打撈魚頂呈不規則形狀的落魚時,若損壞部分在較大壓力下外徑縮小,則外徑縮小后的魚頂在到達母錐體頂部之后,可以進入后腔筒體中,直到落魚卡緊在母錐體內部為止,而不會由于頂緊在該打撈裝置的某個部位而導致無法實現有效造扣。也即,母錐體和鉆具接頭中間連接的后腔筒體為造扣提供了過渡空間,從而保證了可以有效造扣,這樣,上提鉆桿時,落魚脫落的概率將大大減小,提高了落魚的打撈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修井作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倒扣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油田的修井作業一般包括大修作業、維護作業和措施作業。其中,大修作業包括通過打撈裝置對井中的油管或套管進行打撈。其中,可以將井中待打撈的油管或套管稱為落魚,將油管或套管的頂端稱為魚頂。
目前,對于魚頂呈不規則形狀的落魚,通常采用的打撈裝置為母錐。該母錐由錐體及接頭組成。其中,接頭的上端連接鉆桿,下端連接錐體中直徑較小的一端。在采用該母錐對落魚進行打撈時,可以通過鉆桿將該母錐送至落魚魚頂位置,然后利用井口輔助工具帶動鉆桿旋轉,并在旋轉的過程中進行加壓,鉆桿帶動母錐順時針旋轉,并在壓力的作用下進行造扣,從而使落魚卡緊在錐體內部。之后,上提鉆桿,從而將該母錐和落魚一起帶出,完成落魚的打撈。
然而,若落魚的魚頂損壞過于嚴重,則在打撈過程中,損壞部分在較大壓力下將會發生變形,從而導致魚頂外徑縮小。外徑縮小后的落魚不斷靠近接頭,最終導致魚頂在頂到接頭底部后,依然無法卡緊在錐體中,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落魚未卡緊在錐體中,因此,上提鉆桿時,落魚可能會脫落,從而導致打撈失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倒扣打撈裝置,可以用于解決相關技術中,落魚打撈成功率低的問題。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倒扣打撈裝置,所述倒扣打撈裝置包括鉆具接頭、后腔筒體、母錐體和引鞋;
所述鉆具接頭的一端與鉆具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后腔筒體的一端連接,所述后腔筒體的另一端與所述母錐體的一端連接;
所述母錐體和所述引鞋均為錐狀筒體,且所述母錐體的內徑較大的一端與所述引鞋的內徑較小的一端連接,所述母錐體的內徑較小的一端與所述后腔筒體連接。
可選地,所述引鞋的下端為半圓錐筒體。
可選地,所述打撈裝置還包括脫手接頭;
所述脫手接頭為圓筒狀,所述鉆具接頭的一端通過所述脫手接頭與所述后腔筒體的另一端連接。
可選地,所述倒扣打撈裝置還包括多個脫手剪釘;
所述脫手接頭的一端包括有與所述脫手剪釘數量相同的多個通孔,且所述鉆具接頭的一端包括有與所述多個通孔一一對應的多個沉孔,所述多個通孔中的每個通孔、每個通孔對應的沉孔與所述多個脫手剪釘中的一個剪釘配合,以實現所述脫手接頭與所述鉆具接頭的連接。
可選地,所述多個通孔均勻分布在所述脫手接頭的一端。
可選地,所述多個通孔中的每個通孔的橫截面和所述多個沉孔中的每個沉孔的橫截面均為六邊形。
可選地,所述多個脫手剪釘中的每個脫手剪釘穿過相應地通孔和沉孔,且與相應通孔的孔壁焊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15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械往復振擊式節流器解封工具
- 下一篇:打撈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