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30322.4 | 申請日: | 201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372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田同明;陳大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鹿馬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1J5/34;G01S13/04;H03K17/5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鑒 處理器 紅外探測器 自動感應式 處理模塊 節能系統 探測模塊 微波雷達 斷電 電源開關信號 本實用新型 并行通信 電源開關 信號連接 整體產品 智能控制 中央處理 內電源 適配性 | ||
1.一種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包括探測模塊(1)、處理模塊(5)和電源開關(7),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模塊(1)由多組雙鑒RTU(2)構成,所述雙鑒RTU(2)包括紅外探測器(3)和微波雷達(4),且所述紅外探測器(3)和微波雷達(4)均與所述雙鑒RTU(2)信號連接,所述處理模塊(5)由MUC處理器(6)構成,所述雙鑒RTU(2)與所述MUC處理器(6)構成并行通信連接,且所述MUC處理器(6)與所述電源開關(7)信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探測器(3)采用精密菲涅爾透鏡型紅外探測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雷達(4)具體為帶有四重屏蔽技術的平面天線微波發射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電源部分#1,采用5V-12V直流電源給IC2的第3管腳、5管腳和繼電器第1個供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部分#2,直流電源通過電阻R1、電容C1濾波后連接到PIR325的引腳1,PIR325的引腳2的輸出通過電阻R2接到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信號濾波和放大模塊#3,采用具有兩個放大通過的LM324實現,傳感器PIR325的引腳2接入放大器IC1A的正相輸入端引腳3,一個電容C3、電阻R4的高通濾波器和反饋網絡連接在IC1A的輸出引腳1和反相輸入端引腳2之間;高通濾波器和偏置網絡電阻R3、電容C2連接在引腳2和地線之間;初級放大器IC1A的輸出從引腳1得到;該輸出通過電阻R5、電容C4輸入到次級放大器IC1B的反相輸入端引腳13;電容C4隔離了直流電壓并與電阻R5一起形成了一個高通濾波器;在IC1B的輸出引腳14與其反相輸入端引腳13之間連有一個反饋網絡;在IC1B的輸出引腳14的輸出連接到有IC1C和IC1D組成的比較器中;IC1C反相輸入端引腳9通過電阻R6連接到電源,IC1C的正相輸入端引腳10和IC1B的引腳14的電壓變換輸入是正極性,IC1C才會工作,使得IC1C的輸出端電壓為高電平;否則IC1B的引腳14的電壓是低電平,這樣IC1D會工作,使得IC1D的輸入端電壓為高電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信號處理部分#4,采用雙穩態觸發器IC2,二極管D3和二極管D4負極性連接到IC2的引腳4然后觸發第一個觸發電路,出發后的穩態周期由電子R10、電容C6決定,觸發器的正相輸出引腳6保持高電平,引腳6連接到Q1并讓該管導通;二極管D3和二極管D4正極連接到LM324的第8引腳、14引腳;IC2的第3引腳、5管腳為供電引腳,連接電源模塊#1輸出電源;電阻R10一端接電源模塊輸出電源,另一端接電容C6和IC2的第2管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感應式取斷電節能系統,其特征在于:繼電器部分#5,IC2引腳6輸出連接到電阻R11,電阻R11另一端接Q1的基極和R12;電阻R12的另一端和Q1的源極接地;Q1的漏極接RY1的引腳2;RY1的引腳1接電源模塊#1的電源輸出;D5二極管用于續流,正極接到RY1的引腳2,負極接到RY1的引腳1;RY1的引腳3為COM口接設備端的火線接口;引腳4為常閉端,接總電源的火線;引腳5為常開端,懸空;IC2引腳6輸出高電平,Q1管導通,RY1的引腳1、引腳2形成回路導通,繼電器切換到NO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鹿馬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鹿馬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3032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