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窺鏡側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28891.5 | 申請日: | 2018-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91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剛文;楊文斌;陳嬌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顯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優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22 | 代理人: | 王宏洋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空管 反光鏡 內窺鏡 內窺鏡插入部 本實用新型 側視裝置 內窺鏡探頭 前端端部 遠離端 端頭 側面 觀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窺鏡側視裝置,包括中空管和內窺鏡插入部;所述中空管內插入有內窺鏡插入部;所述中空管前端端部設有缺口,缺口靠近端頭一側設有帶有斜面的基座,基座的斜面上固定連接有反光鏡;所述缺口遠離端頭一側設有限位環。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空管端部的缺口內設有限位環和具有斜面的基座,將內窺鏡探頭和反光鏡的相對位置進行固定,可以方便觀察側面組織,結構簡單,成本低,適用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內窺鏡側視裝置。
背景技術
電子內窺鏡是一種可插入人體體腔和臟器內腔進行直接觀察、診斷、治療的集光、機、電等高精尖技術于一體的醫用電子光學儀器。它采用尺寸極小的電子成像元件—CCD(電荷耦合器件),將所要觀察的腔內物體通過微小的物鏡光學系統成像到CCD上,然后通過導像纖維束將接收到的圖像信號送到圖像處理系統上,最后在監視器上輸出處理后的圖像,供醫生觀察和診斷。
一般電子內窺鏡側視采用棱鏡鏡頭,成本較高,而且當要求做較小直徑尺寸時難度很大,本案采用可分離式結構,和內窺鏡插入部配合使用,制作簡單,成本低,適用性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窺鏡側視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窺鏡側視裝置,包括中空管和內窺鏡插入部;所述中空管內插入有內窺鏡插入部;所述中空管前端端部設有缺口,缺口靠近端頭一側設有帶有斜面的基座,基座的斜面上固定連接有反光鏡;所述缺口遠離端頭一側設有限位環。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為空心管,中空管內表面為光滑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為不銹鋼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管為鈦合金制成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內窺鏡插入部的直徑小于中空管的內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環與中空管固定連接,內窺鏡插入部的前端設有內窺鏡探頭,限位環內徑略小于內窺鏡探頭外徑,內窺鏡探頭與限位環抵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嵌套在中空管的端頭部內并與端頭內部套接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空管端部的缺口內設有限位環和具有斜面的基座,將內窺鏡探頭和反光鏡的相對位置進行確定,可以方便觀察側面組織,結構簡單,成本低,適用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內窺鏡側視裝置的透視圖;
圖2為內窺鏡側視裝置中中空管的立體圖;
圖3為內窺鏡側視裝置中缺口處的透視圖。
圖中:1-中空管;101-缺口;2-基座;3-反射鏡;4-限位環;5-內窺鏡插入部;501-內窺鏡探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顯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顯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288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測壓及密封裝置的腸鏡套
- 下一篇:一種可精確控制彎曲的內窺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