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生物集成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25744.2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174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樊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華聚創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B01D19/00;B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紅信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曝氣裝置 三相分離 生物反應區 污泥沉淀區 安裝區 反應區 污水處理裝置 懸浮 本實用新型 液體流出口 高效生物 混合物流 進水區 氣體流 池體 泥水分離設備 污水處理技術 出口 曝氣系統 返流 泥料 水頭 能耗 隔離 體內 污水 節約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效生物集成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曝氣系統、池體和位于池體內的進水區、生物反應區、污泥沉淀區和三相分離結構,進水區和生物反應區相連通,污泥沉淀區與其它兩區相隔離;生物反應區設有懸浮反應區和曝氣裝置安裝區,懸浮反應區位于曝氣裝置安裝區上方,曝氣裝置安裝區內設有曝氣裝置;三相分離結構設有氣體流出口、液體流出口和兼作為泥料返流出口的三相混合物流入口,三相混合物流入口與曝氣裝置安裝區相連通,氣體流出口與懸浮反應區相連通,液體流出口與污泥沉淀區相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池體設置三相分離結構,利用污水本身的水頭進行三相分離,不需額外的泥水分離設備,節約了能耗和設備占地。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生物集成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普遍存在能耗高、占地面積大、控制不便的缺點,如傳統污水處理方法例如連續處理型AO,需設立一個兼氧池,一個好氧池,一個單獨的泥水沉淀分離系統,并采用動力將分離的污泥重新回流到前端的生物池,占地面積較大,能耗較高。又如間歇處理型SBR,雖不需設定一個單獨的泥水沉淀分離系統,但在去除氨氮、總磷等污染物時,需在前端加入兼氧系統,占地面積較大,控制系統較復雜,且系統不能連續運行進水,污水處理效率較低。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HIBR(High efficiency integratedBiological Reactor)型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污水處理系統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占地面積大、不能連續進出水、不便于控制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耗低、占地面積小的污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曝氣系統、池體和位于所述池體內的進水區、生物反應區、污泥沉淀區和三相分離結構,所述進水區和所述生物反應區相連通,所述污泥沉淀區與所述的其它兩區相隔離;所述生物反應區設有懸浮反應區和曝氣裝置安裝區,所述進水區、懸浮反應區和曝氣裝置安裝區依次從上至下分布,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設于所述曝氣裝置安裝區內的曝氣裝置;所述三相分離結構設有氣體流出口、液體流出口和兼作為泥料返流出口的三相混合物流入口,所述三相混合物流入口與所述曝氣裝置安裝區相連通,所述氣體流出口與所述懸浮反應區相連通,所述液體流出口與所述污泥沉淀區相連通。
在本技術方案中,在池體內設置了三相分離結構,該三相分離結構將三相混合物分離成氣體、液體和泥料固體,因而不需要另外單獨設置泥水分離系統,節約了設備成本和占地面積。帶有氣體和泥料的水從三相混合物流入口進入三相分離結構后,氣體從氣體流出口流出,大部分污泥從三相混合物流入口返流而出,水則攜帶少部分質輕的污泥從液體流出口流出。并且,氣體流出口與懸浮反應區相連通,可使混合在污泥中氣體經分離后再次投入懸浮反應區利用,減少了曝氣浪費,間接減少了曝氣裝置耗能。而泥料返流入生物反應區,不僅可以使液體流出口的出水變得更澄清,且可避免留存于泥料中的活性菌體流失,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優選地,所述懸浮反應區設有懸浮填料。在本優選技術方案中,懸浮填料可以將污泥懸浮在池體中部,避免其沉入池體底部,提高與水的接觸面積,使其細菌充分進行降解活動,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優選地,所述懸浮反應區同時投放有好氧菌、兼氧菌和厭氧菌,所述曝氣系統設有時間繼電器,所述時間繼電器用于控制所述曝氣裝置間歇式曝氣。在本優選技術方案中,時間繼電器控制曝氣裝置間歇式曝氣,在曝氣期間,好氧菌通過自身新陳代謝去除有機污染物,同時,硝化細菌進行硝化反應,將氮氨轉化為硝酸鹽;在間歇期間,厭氧菌或兼氧菌通過自身新陳代謝降解或去除有機污染物,同時,反硝化細菌進行反硝化反應,將硝酸鹽轉化成氮氣,好氧菌、兼氧菌和厭氧菌交替工作,配合完成一個完整的降解處理過程,實現高效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不需要單獨設置好氧池、厭氧池和兼氧池,節約了占地,且好氧菌的降解產物在下一個間歇周期內馬上能夠被兼氧菌和厭氧菌消耗,打破了產物對于降解反應的抑制,實現了污水處理效率的倍增。在高效率的前提下,可進一步實現整個污水處理裝置的連續進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華聚創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華聚創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257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缺氧好氧混合池
- 下一篇:一種河道污染治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