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進風機構及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23769.9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364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檀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小狗電器互聯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A47L9/28;A47L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寧寧 |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風管道 吸塵器 進風機構 過濾腔 螺旋狀 殼體 吸塵器技術領域 影響過濾效果 本實用新型 呈螺旋狀 過濾效果 過濾裝置 殼體外壁 出風口 連通 體內 停留 移動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進風機構及吸塵器,涉及吸塵器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的吸塵器中,風在過濾裝置中停留時間較短,產生的離心力不足,從而影響過濾效果的問題。所述進風機構包括:殼體和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進風管道,所述殼體內設置有過濾腔,所述進風管道呈螺旋狀繞設于所述殼體外壁,所述進風管道的出風口與所述過濾腔連通。所述進風機構應用于吸塵器,由于進風管道為螺旋狀,因此風在進風管道中即螺旋狀移動,已產生離心力,在進入過濾腔時即具備離心力,從而提高過濾腔的過濾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吸塵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進風機構及吸塵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吸塵器作為一種便捷省力的家用電器被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接納并使用。吸塵器可以替代傳統的掃把,具有清潔室內塵土的功能。
吸塵器內安裝有具有抽風功能的電機,電機的轉軸上安裝有風葉輪,通電后,風葉輪轉動產生吸力和壓力,在吸力和壓力的作用下,空氣高速排出,而電機前端吸塵部分的空氣不斷地補充風機中的空氣,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時真空,和外界大氣壓形成負壓,從而將攜帶灰塵的氣體吸入。氣體經過吸塵器內的過濾裝置過濾后排出,過濾出的灰塵等雜物留在吸塵器的塵杯中。
現有的吸塵器中,風在過濾裝置中停留時間較短,產生的離心力不足,從而影響過濾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風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吸塵器中,風在過濾裝置中停留時間較短,產生的離心力不足,從而影響過濾效果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進風機構,包括:殼體和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進風管道,所述殼體內設置有過濾腔,所述進風管道呈螺旋狀繞設于所述殼體外壁,所述進風管道的出風口與所述過濾腔連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進風管道包括相互連接的連接端頭和螺旋管路,所述連接端頭設置于所述殼體的一端,所述螺旋管路繞設于所述殼體的外壁;所述連接端頭為圓筒狀,所述連接端頭的軸線與所述殼體的軸線平行,所述出風口設置于所述螺旋管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管路包括多個單環段,相鄰的單環段的側壁接觸。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管路包括相互對合且連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交錯設置,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與所述殼體可拆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為直管,所述第二管路為彎管,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殼體可拆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為弧形管,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第二管路分別與所述殼體可拆卸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第二管路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進風管路的出風口連通于所述過濾腔的側壁。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進風管道的截面為圓角矩形。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風機構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風機構應用于吸塵器中,由于進風管道呈螺旋狀繞設于殼體外壁,因此在風經由進風管道移動的過程中即按照螺旋狀軌跡移動,在進風管道中已經產生離心力,因此在進入過濾腔時即具備離心力,從而有利于將灰塵與氣體分離,起到更好的過濾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吸塵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吸塵器中,風在過濾裝置中停留時間較短,產生的離心力不足,從而影響過濾效果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小狗電器互聯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小狗電器互聯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2376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