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聯產氫氣甲烷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20362.0 | 申請日: | 2018-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954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浩;王子悅;吳一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匯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C12M1/02;C10L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通 沼液罐 沼氣罐 料倉 城市有機垃圾 產氫反應器 固液分離池 干化裝置 破碎裝置 氫氣甲烷 厭氧發酵 厭氧消化 預處理罐 沼渣罐 聯產 儲氣罐 干濕分離裝置 家庭生活垃圾 垃圾分選系統 氫氣提純系統 沼氣提純系統 消化液處理 厭氧消化罐 出口 餐廚垃圾 二級厭氧 脫水設備 系統連通 厭氧污泥 園林垃圾 加氣機 消化罐 | ||
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聯產氫氣甲烷的系統,園林垃圾圾接收料倉與破碎裝置連通,餐廚垃圾接收料倉依次與垃圾分選系統、破碎裝置、預處理罐和厭氧發酵產氫反應器連通,家庭生活垃圾接收料倉依次與干濕分離裝置和預處理罐連通,厭氧發酵產氫反應器一出口依次與氫氣提純系統連通,一出口與一級厭氧消化罐連通后分別與固液分離池和沼氣罐連通,一入口與厭氧污泥供給倉連通;固液分離池分別與沼渣罐和一級沼液罐連通,沼渣罐與干化裝置連通,一級沼液罐與二級厭氧消化罐連通后分別與二級沼液罐和沼氣罐連通,二級沼液罐與脫水設備連通后分別與干化裝置和消化液處理系統連通;沼氣罐出口與沼氣提純系統連接后分別與加氣機裝置和CO2儲氣罐連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環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聯產氫氣甲烷的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城鎮化工作的推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日益猛增;據統計,至201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已接近1.6億噸。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較為落后,配套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導致大多數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安全有效的處理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和由此引發的二次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處置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燒等技術。填埋處置占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時也難以避免向空氣、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環境中排放污染物,許多國家和地區對這一處置方式的二次污染防治要求日趨嚴格,處理成本也隨之增加。焚燒具有減量化徹底、并可部分回收能源等優點。但是,由于垃圾焚燒過程將產生有毒有害氣體,而這些氣體的有效清除和凈化又需要大量的設施投入和較高的運行費用,因而該技術正面臨著“運行成本高和公眾可接受性差”兩大挑戰。
氫氣是單位質量熱值最高的氣體,其燃燒產物只有水,無溫室氣體產生,故氫氣是最理想的能源物質。目前,氫氣的制備方法主要是化學法,電解法、水煤氣變換法及水蒸氣重整法,其原理是從化合狀態存在的水或烴類物質中制取氫氣。這些氫氣制備方法具有能耗高、設備要求高和產率低等的不足,并且部分氫氣的制備原料本身即是可直接利用的燃料,故開發低能耗制取方法以及利用可再生原料是最具前景的制氫發展方向,同時,甲烷也是最有可能替代天然氣的可再生能源,備受人們的關注。廚余垃圾油脂、蛋白等營養成分含量高,能夠通過生物發酵聯產氫氣與甲烷過程實現其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但廚余垃圾含水率和含鹽量高,極易腐敗變質,現有處理設施存在預處理要求高、啟動緩慢、運行不穩定、產氣率低、能耗大等問題,無法實現氫氣-甲烷聯產和混配利用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聯產氫氣甲烷的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城市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聯產氫氣甲烷的系統,包括:園林垃圾圾接收料倉,餐廚垃圾接收料倉,家庭生活垃圾接收料倉,厭氧污泥供給倉,垃圾分選系統,無機物回收倉,干濕分離裝置,干垃圾收集倉,破碎裝置,預處理罐,菌劑注入裝置,碳酸氫銨注入裝置,厭氧發酵產氫反應器,氫氣提純系統,氫氣儲氣罐,一級厭氧消化罐,固液分離池,沼氣罐,沼渣罐,一級沼液罐,二級沼液罐,二級厭氧消化罐,脫水設備,干化裝置,消化液處理系統,蓄水池,沼氣提純系統,加氣機,加氣柱和CO2儲氣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匯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匯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203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