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20104.2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809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驥;周成虎;李勇;李倫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地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17/06 | 分類號: | G01S17/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駿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 地址: | 51007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雷達 定位模塊 機身 三維地理信息 本實用新型 可見光相機 無人機系統 定位信息 影像數據 地面站 遙控站 激光雷達系統 精度提升 設備設置 掛載 云臺 傳送 采集 融合 制作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包括無人機、遙控站和地面站,還包括RTK定位模塊、激光雷達設備和可見光相機;所述無人機包括機身和設置于所述機身上方的云臺;所述RTK定位模塊設置于所述無人機機身內,獲取無人機的定位信息;所述激光雷達設備設置于所述無人機內,用于獲取所述無人機周圍的三維地理信息;所述可見光相機掛載在所述無人機云臺上,用于采集所述無人機周圍的影像數據;所述無人機通過遙控站向地面站傳送無人機的定位信息、三維地理信息和影像數據;本實用新型通過將RTK定位模塊與激光雷達系統融合,使得定位精度提升,實現高精度的DEM模型的制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
背景技術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而小型無人機已經在測繪、航拍、監控、偵查、通信中繼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小型無人機通常配備導航型接收機,然而現有的導航型接收機在定位時誤差較大,從而使得測繪精度降低,無法將無人機駕駛系統應用在避障與導航領域。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其融合RTK定位模塊和激光雷達系統,具有定位準確的優點。
一種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包括無人機、遙控站和地面站,還包括RTK定位模塊、激光雷達設備和可見光相機;所述無人機包括機身和設置于所述機身上方的云臺;所述RTK定位模塊設置于所述無人機機身內,獲取無人機的定位信息;所述激光雷達設備設置于所述無人機內,用于獲取所述無人機周圍的三維地理信息;所述可見光相機掛載在所述無人機云臺上,用于采集所述無人機周圍的影像數據;所述無人機通過遙控站向地面站傳送無人機的定位信息、三維地理信息和影像數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通過將RTK定位模塊與激光雷達系統融合,使得定位精度提升,并通過可見光相機對無人機周圍進行影像采集,實現高精度的DEM模型的制作。
進一步地,所述遙控站包括飛行控制按鈕,用于手動控制無人機飛行。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得,無人機飛行控制的方式多樣靈活。
進一步地,所述地面站為手機或平板或電腦。
進一步地,所述激光雷達設備包括支架和多個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激光器;所述多個激光器沿著所述支架從上到下依次分布。通過多個激光器對無人機周圍環境的掃描,使得掃描的數據更加準確。
進一步地,所述激光雷達設備還包括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驅動所述支架旋轉,以帶動多個所述激光器旋轉,對多個角度方位進行無死角的掃描,增加數據采集的維度。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發射單元和激光接收單元;所述激光發射單元對外發射激光信號,所述激光信號在遇到障礙物時發生反射,形成反射激光信號;所述激光接收單元接收所述反射激光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無人機包括電源模塊和控制開關;所述電源模塊依次與RTK定位模塊、激光雷達設備以及可見光相機電連接。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激光雷達無人機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地理研究所,未經廣州地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201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