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線交錯換向式共軌受電弓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19405.3 | 申請日: | 2018-10-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408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宋汶謹;賈鳳斌;賈巒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鳳斌 |
| 主分類號: | B60L5/18 | 分類號: | B60L5/18;B60L5/20;B60L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錯換向 滑板 受電 接觸線 絕緣件 本實用新型 電動車 共軌式 受電弓 多線 共軌 支架 電動車電池 供電 短路故障 換向作用 交錯間隔 統一接口 制造成本 跨地區 奇數倍 停車點 加裝 絕緣 雙源 用板 行駛 共享 | ||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多線交錯換向式共軌受電弓,包括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1、共軌式支架2、板間絕緣件3、導線4等幾部分,多個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1相互絕緣后安裝在共軌式支架2上,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1之間用板間絕緣件3交錯間隔,接觸線6的線間距B約等于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1與板間絕緣件3長度A之和的奇數倍。利用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的換向作用,可避免兩根接觸線出現短路故障。本實用新型有利于減少雙源電動車電池容量,降低電動車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對符合統一接口標準的電動車可在普通道路(或停車點)加裝后電力接觸線后,即可實現跨地區的行駛和共享充供電(在線充供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充供電設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多線交錯換向式共軌受電弓,包括交錯換向式受電滑板、共軌式支架、絕緣件等幾部分。
背景技術
隨著全世界范圍內汽車數量的持續增加,能源問題、空氣質量問題越來越嚴重。提倡使用新能源電動車,完善可共享的充供電設施,對實現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能源電動車的迅速崛起,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充供電方式及其充電時間。盡管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正在走向成熟,目前動力電池和充供電技術卻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一方面現有動力電池(主要鋰電池、超級電容)存在價格昂貴、體積大、重量大、危險性高的缺點,另一方面充供電設備是固定的,用戶充電困難。兩個不利因素疊加,導致電動車既價格昂貴還難以遠行,因此進一步減小電動車動力電池容量,并發展電動車移動共享充供電技術(在線充電技術)就顯示出其必要性了,特別是在實踐操作中充供電設施建設是政府引導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與電氣化軌道交通車輛(含鐵路、城市輕軌、有軌電車)相比,無軌電動車移動共享充供電技術(在線充電技術)還不成熟。電氣化軌道交通車輛有獨立的路權,使用的鋼軌具有導電性,因此電氣化軌道交通車輛大部分都采用“受電弓-接觸網”方式,使用相互獨立的接觸線和鋼軌分別把單相交流電(或兩相交流電、直流電)送往電力機車。比較而言,有軌電車實現電力化是可行且成熟的,反之無軌電動車沒有獨立路權,使用橡膠輪胎,運行中易受到其他車輛、行人和駕駛員技術等不利因素影響,容易導致接觸線偏離受電弓,甚至是引發導線短路故障,所以簡單的“受電弓-接觸網”技術并不適合無軌電動車將電力通過雙接觸線送往受電弓。
現有的公路行駛無軌電動車一般采用兩個方式充供電:一種方式是使用“充電電池”與“充電站”相結合為無軌電動車提供電能;另一種方式是在無軌電動車頂安裝充電架,充電架上有一對“集電桿”與“架空平行接觸線”相結合為無軌電動車提供電能。電動車充電電池受限于電池容量和購置成本,加上固定充電站數量有限、配置不靈活且充電時還長,所以現有使用充電電池的電動車行駛里程有限、不能遠行,僅限于本地使用。使用“集電桿-平行接觸線”模式的無軌電車所采用的在線充電方式卻又因其可靠極差,無軌電車很難可靠跟蹤接觸線(無軌電車沒有固定路權,行駛路線容易偏離,對駕駛要求高),以至于經常性出現:集電桿脫離接觸線或集電桿拉落接觸線等嚴重問題,這種模式正在消失,但是帶充電架的雙源(多源)無軌電動車可通過接觸網實時充電,行駛距離不受電池容量或燃料裝載量的限制,省卻了因充換電或補加燃料的空駛路程,且不受軌道限制,在遇到交通擁堵或突發事故時,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靈活調度,雙源(多源)無軌電車的充供電技術仍在快速發展。
新技術正在涌現,中車株洲所研制的智能軌道快運列車(即“智軌”)并沒有專門的軌道,它的“軌道”是路面虛擬軌道線路,車上安裝有各種傳感器識別并將運行信息傳送至列車“大腦”,經過分析計算可以精準控制列車在既定“虛擬軌跡”上的行駛。但是,因為智能軌道快運列車使用橡膠輪胎,所以他仍然未能實現電力系統的可靠性聯接,還需要大容量電池配合使用,因此該方案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較高,不能普及到廣大的家用電動車和商用電動運輸車輛領域。
持續改進無軌電動車在線充供電方式,對實現無軌電動車移動共享充供電(在線充供電)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實踐和充供電技術演進線路上看,無軌電車充供電方式正在向成熟的有軌電車充供電技術靠近,研制先進的“受電弓-接觸網”系統有利于實現電動車充供電設備的低成本、通用化、共享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鳳斌,未經賈鳳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194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