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鍋爐余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18214.5 | 申請日: | 2018-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68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維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菌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21/00 | 分類號: | 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4400 福建省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池 環形板 方管 爐體 焊接 鍋爐余熱回收 鍋爐 熱空氣 下端面 側壁 圓管 氣球 汽化 本實用新型 虹吸原理 液面升高 蒸發劑 最大化 內管 平管 齊平 取用 外管 逸出 傳導 加熱 流出 膨脹 貫穿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爐余熱回收裝置,包括爐體和螺旋圓管,所述螺旋圓管的兩端貫穿爐體的兩個側壁,所述爐體上焊接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中部焊接有水池,所述水池的下端面與環形板的下端面齊平,所述水池上焊接有螺旋方管。鍋爐中的熱量向上可直接對水池進行加熱,同時鍋爐中的熱空氣經螺旋方管中向外逸出的過程中,與水池有較大的接觸面積,保證熱空氣中的熱量能夠經螺旋方管的側壁傳導至水池中,使得水池能夠最大化的利用鍋爐中的熱量;當水池中的水溫到達一定溫度時,氣球中的蒸發劑會汽化使氣球膨脹,使水池中的液面升高至高于平管的高度,根據虹吸原理可得:與內管接觸部分的水會全部從外管出流出,共外界取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爐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是最常見的加熱器具之一,在多數工廠中均會配備不同的鍋爐。
靈芝濃縮藥液是由靈芝加工而成的液體,為便于向各種食品加工廠輸送藥液,一般均會選擇將藥液濃縮,靈芝藥液的濃縮往往使用加熱的液體或氣體介質對其進行濃縮蒸發,現有的鍋爐在加熱介質時無法保證熱量完全的利用,造成大量的熱量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加熱濃縮靈芝藥液用的介質時,鍋爐中的熱量大量損失的缺點,而提出的鍋爐余熱回收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鍋爐余熱回收裝置,包括爐體和螺旋圓管,所述螺旋圓管的兩端貫穿爐體的兩個側壁,所述爐體上焊接有環形板,所述環形板中部焊接有水池,所述水池的下端面與環形板的下端面齊平,所述水池上焊接有螺旋方管,所述螺旋方管的下端連通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與螺旋方管焊接固定,所述進氣管貫穿環形板,所述進氣管的下端焊接有氣罩,所述氣罩為喇叭狀結構,所述螺旋方管的上端連通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與螺旋方管焊接固定,所述水池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膠合有氣球,所述氣球內灌裝有少量的蒸發劑,所述水池上設置有補水裝置,所述水池的一端貫穿設置有出液管。
優選地,所述出液管包括內管、平管、外管,所述內管和外管分別焊接在平管的兩端,所述內管的下端插設在水池的底部,所述外管位于水池的外部,所述外管的下端低于內管的下端。
優選地,所述補水裝置包括補充管,所述補充管的下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于水池的側壁,所述固定板上焊接有兩個互相平行的豎板,兩個所述豎板共同滑動連接有浮塊,所述浮塊上端膠合有硅膠墊。
優選地,所述浮塊的下端焊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下端與固定板焊接固定。
優選地,所述氣罩遠離進氣管的一側設置有濾網。
優選地,所述氣球內的蒸發劑選用無水乙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鍋爐中的熱量向上可直接對水池進行加熱,同時鍋爐中的熱空氣經螺旋方管中向外逸出的過程中,與水池有較大的接觸面積,保證熱空氣中的熱量能夠經螺旋方管的側壁傳導至水池中,使得水池能夠最大化的利用鍋爐中的熱量;
2、當水池中的水溫到達一定溫度時,氣球中的蒸發劑會汽化使氣球膨脹,使水池中的液面升高至高于平管的高度,根據虹吸原理可得:與內管接觸部分的水會全部從外管出流出,共外界取用;
3、當水池中的水從出液管處流出后,液面降低使硅膠墊與補充管的管口脫離接觸,補充管中的水可流出補充水池中的水分;當水池中的水到達一定的量時,硅膠墊重新與補充管的管口相抵,使得補充管無法繼續流出,使得水池中的水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
附圖說明
圖1為鍋爐余熱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鍋爐余熱回收裝置中A部分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鍋爐余熱回收裝置中B部分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菌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菌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182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