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兩用型熱風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14305.1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833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留紀;魏新國;高展;羅剛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鼎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6 | 分類號: | F23C1/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闖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室 進煤口 爐體 輸煤管道 側爐壁 風帽 送風機構 位于爐體 兩用型 熱風爐 爐門 地基 體內 本實用新型 燃燒生物質 燃料 成排分布 管路連接 配風風機 室內送風 支座設置 出風口 封煤板 供氧量 磨粉機 封堵 爐壁 爐頂 煤粉 圍設 燃燒 延伸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用型熱風爐,包括爐體,爐體包括地基、圍設地基周圍的側爐壁以及設置在側爐壁頂部的爐頂;爐體上設有進煤口以及爐門;進煤口位于爐體的右側爐壁上,爐門位于爐體的前側爐壁上;進煤口處設有輸煤管道,輸煤管道連接有磨粉機;進煤口處設有用于將輸煤管道封堵在爐體外的封煤板;爐體內設有用于增加供氧量的送風機構,送風機構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風室以及設置在風室上的若干個風帽,風帽成排分布在風室上且風帽的出風口朝向四周;風室通過管路連接有用于向風室內送風的配風風機;爐體內設有用于支撐風室的支座,支座設置在風室的左右兩端。燃料多樣化,既可以燃燒煤粉,又可以燃燒生物質燃料。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熱風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兩用型熱風爐。
背景技術
目前的熱風爐大多采用燃煤作為燃料,燃料單一。生物質燃料是應用農林廢棄物(如秸稈、鋸末、甘蔗渣、稻糠等)作為原材料,通過加入高效添加劑配方,經過粉碎、擠壓、烘干等工藝,制成的高密度、高質量的燃料顆粒。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也較少,是一種比較清潔的能源。生物質燃料與煤的結構差異較大,燃燒時對供氧量有一定要求,氧氣不足時燃料燃燒不充分,易產生黑煙和一氧化碳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兩用型熱風爐以解決現有的熱風爐燃料單一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兩用型熱風爐,包括爐體,爐體包括地基、圍設地基周圍的側爐壁以及設置在側爐壁頂部的爐頂;爐體上設有用于添加煤的進煤口以及用于添加生物質燃料的爐門;進煤口位于爐體的右側爐壁上,爐門位于爐體的前側爐壁上;進煤口處設有用于向爐體內輸送煤的輸煤管道,輸煤管道連接有用于向輸煤管道供煤的磨粉機;進煤口處設有用于將輸煤管道封堵在爐體外的封煤板;爐體內設有用于增加供氧量的送風機構,送風機構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風室以及設置在風室上的若干個風帽,風帽成排分布在風室上且風帽的出風口朝向四周;風室通過管路連接有用于向風室內送風的配風風機;爐體內設有用于支撐風室的支座,支座設置在風室的左右兩端。
本實用新型的兩用型熱風爐,在原來的煤粉熱風爐下安裝送風機構后,可由單一的煤粉熱風爐轉化為煤粉、生物質燃料兩用的熱風爐。燃料多樣化,既可以燃燒煤粉,又可以燃燒生物質燃料。風室連接有配風風機,增加供氧量,還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燒。
進一步地,所述風帽包括用于與風室連接的連接管以及用于出風的出風管,連接管的內徑小于出風管的內徑;出風管包括設置在出風管上的擋風帽以及設置在出風管上的若干個出風孔。擋風帽和出風孔相互配合,便于將風引向合適的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出風孔沿出風管徑向均勻分布且出風孔位于擋風帽的下方。使得出風方向朝著四周,便于風吹向燃料。
進一步地,所述送風機構為風箱,風箱設置在地基上方以避免深挖地基。相對于傳統的沸騰爐,不需要深挖地基,可以降低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支座為工字型結構,支座包括下部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支撐部、上部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支撐部以及設置在上支撐部和下支撐部之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撐板;下支撐座設置在地基上,上支撐座與風室連接。支座可對風室進行良好的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爐體內設有用于支撐煤或生物質燃料的支架,支架包括左右兩側的豎向支撐件以及設置在兩豎向支撐件之間的橫向支撐件,煤或生物質燃料在橫向支撐件上進行燃燒。支架將煤或生物質燃料支撐起來,便于燃燒。
進一步地,所述豎向支撐件的靠近橫向支撐件的一側設有用于引導煤或生物質燃料的引導斜坡,兩個引導斜坡圍成煤或生物質燃料燃燒的燃燒室,燃燒室上大下小以便于熱量上升。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兩用型熱風爐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鼎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鼎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143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