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抓毛車間除塵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9969.9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059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費國祥;王建平;沈國江;陸惠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能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2 | 分類號: | B01D46/02;B01D46/04;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罐 進風管 二級除塵機構 一級除塵機構 除塵機組 出風管 腔體 車間 本實用新型 一端設置 除塵 二級除塵腔 除塵技術 多級過濾 進風風機 內部設置 循環過濾 一級除塵 出風腔 飛散 集塵 毛絮 過濾 | ||
1.一種抓毛車間除塵機組,其特征是:包括橫截面為矩形的中空柱狀結構的除塵罐,在除塵罐的一端設置有進風管,在進風管上設置有進風風機,在除塵罐的另一端設置有出風管,在靠近進風管一端的除塵罐內部設置有一級除塵機構,在靠近出風管一端的除塵罐內設置有二級除塵機構,一級除塵機構和二級除塵機構將除塵罐分為三個獨立的腔體,靠近進風管的一個腔體為一級除塵腔,一級除塵機構和二級除塵機構之間形成二級除塵腔,靠近出風管的腔體為出風腔;所述一級除塵機構的結構為:包括設置在除塵罐內的隔板,隔板為矩形形狀,隔板的四邊與除塵罐的內壁之間固定且密封,在隔板的中心處設置有圓形通孔,在通孔內設置有圓形過濾板,過濾板與隔板之間配合轉動連接且連接處密封,在過濾板的中心處設置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置有帶輪,在除塵罐內設置有電動機,電動機與帶輪之間傳動連接,在過濾板上貫通設置有若干過濾孔,所述的過濾孔在過濾板上陣列,在一級除塵腔內的過濾板的側邊其中一個位置處設置有一號回流管,一號回流管的端部位于過濾板的外圍處,一號回流管延伸至除塵罐外部后回到一級除塵腔內,在除塵罐外部的一號回流管上設置有一號風機和一號集塵袋;所述的二級除塵機構的結構為:包括設置在除塵罐內的擋板,擋板為矩形形狀,擋板的四邊與除塵罐的內壁之間固定且密封,在擋板上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陣列有若干除塵孔,在每個除塵孔內設置有一個除塵袋,除塵袋開口朝向二級除塵腔,在二級除塵腔內的除塵罐內壁上設置有水平方向的水平滑軌,在水平滑軌上設置有沿除塵罐軸向的軸向滑軌,在軸向滑軌上設置有滑塊,在水平滑軌上設置有動力機構,動力機構帶動軸向滑軌在水平滑軌上移動,在軸向滑軌上設置有氣缸,氣缸的伸縮桿與滑塊之間連接,氣缸帶動滑塊在軸向滑軌上移動,在滑塊上設置有豎直方向的吸塵管,在吸塵管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吸塵分管,吸塵分管的數量與一列除塵孔的數量一致,且吸塵分管的端部位置與同一列上的除塵孔軸向對應,在二級除塵腔內設置有二號回流管,二號回流管延伸至除塵罐外部后回到二級除塵腔內,在二號回流管的進口端與吸塵管之間通過軟管連接,在除塵罐外部的二號回流管上設置有二號風機和二號集塵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抓毛車間除塵機組,其特征是:在轉動軸上設置有軸座,在軸座上設置有支撐桿,支撐桿連接至除塵罐的內壁;所述的轉動軸、軸座、電動機、支撐桿均位于二級除塵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抓毛車間除塵機組,其特征是:擋板上每一列的除塵孔的數量和間距均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能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大能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996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