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的側圍組件以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9633.2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897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松;周丹丹;李增喜;孫佳;句彥儒;范一凡;李軍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2 | 分類號: | B62D25/02;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圍外板 支撐架 立柱 內板 大板面 側圍 車內噪聲 容納空間 有效地 本實用新型 頻率耦合 振動頻率 組件包括 抑制板 回彈 整車 變形 美觀 平整 整潔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側圍組件以及車輛,所述側圍組件包括:側圍外板、立柱內板以及支撐架,所述側圍外板具有至少一個大板面區域;所述立柱內板設置在所述側圍外板的內側,所述立柱內板與所述側圍外板之間形成有容納空間;所述支撐架位于所述容納空間內,且所述支撐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柱內板固定,所述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大板面區域固定。由此,不僅可以避免側圍外板出現變形,以使側圍外板的型面更加平整,外觀更加整潔、美觀,有效地抑制板面回彈音的出現,以初步降低車內噪聲,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側圍外板的大板面區域的振動幅值,避免側圍外板的振動頻率與路噪頻率耦合,以進一步地降低車內噪聲,提高整車路噪水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的側圍組件以及車輛。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側圍外板固定在立柱內板外側以形成為車輛的外觀輪廓。
進而,基于車輛的造型原因,側圍外板的型面特征與車身框架、立柱內板相適配,使側圍外板的型面特征無法做出更改。這樣,會導致側圍外板與立柱內板固定之后,兩者之間容易出現一些面積較大的“大板面區域”,使側圍外板的局部模態較低,從而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側圍外板的振動頻率可能與路噪頻率耦合,加劇車內噪聲,降低乘車體驗。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車輛的側圍組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車輛的側圍組件包括:側圍外板、立柱內板以及支撐架,所述側圍外板具有至少一個大板面區域;所述立柱內板設置在所述側圍外板的內側,所述立柱內板與所述側圍外板之間形成有容納空間;所述支撐架位于所述容納空間內,且所述支撐架的一端與所述立柱內板固定,所述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大板面區域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大板面區域為所述側圍外板上面積大于等于30cm2,且在對應的容納空間內未設置支撐結構的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架本體,所述支撐架本體的所述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立柱內板固定的第一安裝板,所述支撐架本體的所述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大板面區域固定的第二安裝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前端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前端超出所述支撐架本體的前側面,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后端超出所述支撐架本體的后側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內側面上還設置有與所述立柱內板卡接配合的卡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內側面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外側面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固定膠層。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內側面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外側面上均設置有固定膠層,所述第一安裝板上還具有朝向所述立柱內板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安裝板上還具有朝向所述大板面區域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本體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沿左右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本體上設置有減重孔。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輛的側圍組件具有以下優勢:
通過設置支撐架,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側圍外板的局部剛度、抗凹性能,以使側圍外板的型面更加合理,避免側圍外板出現凹陷,有效抑制板面回彈音;更為重要的是,使側圍外板的局部模態更高,從而降低側圍外板的振動幅值,以降低側圍外板的震動頻率與路噪頻率的耦合概率,以有效地降低車內噪聲,提高整車的路噪水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包括: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車輛的側圍組件。
所述車輛與上述的車輛的側圍組件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96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