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5643.9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955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謝偉民;周棟;王龍;胡嘉誠;姜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恒生命科學儀器(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9/00 | 分類號: | 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劉憲池 |
| 地址: | 215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管 本實用新型 并聯結構 多流道 技術方案要點 低溫保存箱 內膽外壁 內制冷劑 壓力損失 制約系統 單流道 并聯 內膽 纏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其涉及低溫保存箱領域。旨在解決單流道換熱管制約系統COP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內膽,所述內膽外壁并聯纏繞有若干換熱管。本實用新型可以降低換熱管內制冷劑壓力損失,提高系統COP。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低溫保存箱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
背景技術
在醫療行業或者實驗室中,需要使用低溫保存箱來低溫保存藥物或者樣品。
現有的低溫保存箱中,纏繞在內膽外壁的換熱管通常為單流道。
但是,在制冷系統一定的情況下,換熱管的壓力損失很難降低,系統COP(制冷系數,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制冷系數大,表示制冷系統能源利用效率高)很難提升。系統COP的提高受到了單流道換熱管的制約,此問題亟待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其具有能夠降低換熱管壓損,提高系統COP的優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包括內膽,所述內膽外壁并聯纏繞有若干換熱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義單流道制冷劑流通截面面積為S流通單,則雙流道制冷劑流通截面面積S流通雙=2S流通單。
雙流道和單流道分別與內膽外壁接觸的換熱面積應相同,此處假設接觸面為矩形。對于單流道,該總面積S接觸單=L單*W,此處L單為單流道制冷劑流通總長,W為矩形的寬;對于雙流道,該截面總面積S接觸雙=2*L雙*W,此處L雙為雙流道制冷劑單根流通總長,W為矩形的寬。因為S接觸單=S接觸雙,那么,L雙=0.5L單。
由上,S流通雙=2S流通單;L雙=0.5L單。對于雙流道,制冷劑流通截面面積增大且每一支路的制冷劑流量比單流道流量小;每一支路管長減小且每一支路制冷劑流量比單流道流量小,從而能夠有利于降低換熱管的壓損,提高系統COP。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管上設置有與內膽外壁連接的翅片。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管與內膽外壁之間設置有導熱硅膠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熱硅膠層能夠增強換熱管與內膽之間的換熱。
進一步地,若干所述換熱管連接有節流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節流裝置為毛細管。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若干并聯的換熱管,從而降低換熱管壓損,提高系統COP;
2、采用了導熱硅膠層,從而增強換熱管與內膽之間的換熱。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多流道換熱管并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毛細管與換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內膽;2、換熱管;3、毛細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恒生命科學儀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經一恒生命科學儀器(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564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調濕板組件及冰箱
- 下一篇:節流機構與蒸發機構的連接結構及應用其的制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