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4163.0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72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劉森;陳藝敏;陳藝龍;韓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萊能士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6 | 分類號: | G02B13/06;G02B1/00;G03B17/1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港澄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馬麗麗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錦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手機鏡頭 光焦度 光學系統 附加鏡 焦度 成像效果 角度擴大 孔徑光闌 入射方向 依次設置 物面 像面 魚眼 申請 配合 | ||
本申請公開一種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沿光學入射方向,從物面一側至像面一側依次設置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孔徑光闌,所述第一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二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三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四透鏡的光焦度為正。本申請的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可以實現手機鏡頭的角度擴大,通過四片透鏡的焦度配合可以實現180°的焦度擴大,達到魚眼的下成像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光學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使用人群越來越多,對手機拍照的效果、玩法有一些特殊的領域要求,目前娛樂、自拍、寫真等個人玩法領域不斷擴大,而其中魚眼效果是最大的一個領域需求。一些單反相機具備魚眼效果的搭配鏡頭可以實現,而手機鏡頭受制于本身技術和外觀大小,無法單獨實現魚眼效果,如用軟件算法去調整,會降低畫質的像質,增加噪點,影響視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人臉識別系統的光學成像系
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沿光學入射方向,從物面一側至像面一側依次設置有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孔徑光闌,所述第一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二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三透鏡的光焦度為負,所述第四透鏡的光焦度為正。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靠近物面一側的一面為凸面。
優選的,所述第四透鏡與孔徑光闌的光學間隔為1.2mm。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由玻璃材質H-K9L制成,所述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由塑料材質PMMA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光學間隔為2.76mm,所述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的光學間隔為0.6mm,所述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之間的光學間隔為2.65mm。
優選的,由第四透鏡射出的光線均為平行光線且,所述平行光線的平行角度誤差小于0.2°。
優選的,所述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為平凸鏡。
優選的,所述光學系統滿足:
第一透鏡:18≤R1≤21 3.8≤R2≤4.2 0.5≤D≤0.8,
第二透鏡:-8≤R1≤-6 3.7≤R2≤4.0 1.0≤D≤1.2,
第三透鏡:5≤R1≤6 R2=∞ 1.8≤D≤2.0,
第四透鏡:R1=∞ -7≤R2≤-6 2.0≤D≤2.2,
其中:R1、R2為透鏡兩面的曲率半徑值、D為透鏡的中心厚度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可以實現手機鏡頭的角度擴大,通過四片透鏡的焦度配合可以實現180°的焦度擴大,達到魚眼的下成像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手機鏡頭附加鏡光學系統的光學照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萊能士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萊能士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41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光纖陣列膠合耦合的魚眼鏡頭
- 下一篇:一種無光環境下的光學成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