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油封翻邊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0487.7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880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猛;宋瑞坤;范燕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9/04 | 分類號: | B21D19/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申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蔣遙明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伸縮桿 滾輪 輪體 底座 翻邊工裝 組合油封 油封 加工技術領域 底座上表面 底座上平面 底座軸線 平行設置 上下移動 伸縮桿軸 向上延伸 旋轉連接 壓力均勻 直徑可調 軸向延伸 組裝設備 固定臺 上表面 旋轉體 翻邊 壓臺 整合 | ||
一種組合油封翻邊工裝,涉及油封加工技術領域,包括滾輪、伸縮桿和底座,所述滾輪旋轉連接于所述伸縮桿兩端且沿該伸縮桿軸向旋轉;所述滾輪包含輪體和沿該輪體軸向延伸的直徑小于該輪體的壓臺;所述底座為旋轉體,所述底座上表面設置有沿該底座軸線向上延伸的直徑小于該上表面直徑的固定臺;所述伸縮桿平行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平面上方,所述底座相對于所述伸縮桿旋轉或上下移動;直徑可調,翻邊精確,壓力均勻,且能與油封組裝設備進行整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油封翻邊工裝。
背景技術
組合油封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油封組裝而成,相較于普通油封,組合油封密封性更好,且具有防塵、防水等功能,能適應惡劣工作環境和較大荷載,其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組合油封為多骨架結構,其外骨架多具有翻邊以保護內部密封結構,但使用現有翻邊模具加工組合油封翻邊時具有諸多問題:現有翻邊模具壓桿長度固定,適用于翻邊位置固定的普通油封僅具有單一骨架,而組合式油封骨架結構較為復雜,不僅油封軸向具有骨架,其徑向也有骨架結構的復合,加工時先硫化油封組件,再進行整合翻邊,其目的是保護油封內部結構,油封組件間的相互位置需要準確配合,即使是相同規格的油封,不同批次間的油封翻邊位置也可能出現差異,因此翻邊加工時翻邊工裝部件距離需要隨時調整,由于現有翻邊模具壓桿長度不能調整,會出現翻遍部件與油封骨架抵接不良甚至錯位的問題,壓邊過程壓力分布不均,使組合油封骨架變形甚至錯位,影響其質量;且不同油封組件間的組合較多,組合油封的規格種類也隨之增多,翻邊模具需根據油封直徑變化進行調整,而現有模具翻邊模具直徑固定,不能根據油封直徑變化進行調整,適應性較差。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油封翻邊工裝,直徑可調,翻邊精確,壓力均勻,且能與油封組裝設備進行整合。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組合油封翻邊工裝,包括滾輪、伸縮桿和底座,所述滾輪旋轉連接于所述伸縮桿兩端且沿該伸縮桿軸向旋轉;所述滾輪包含輪體和沿該輪體軸向延伸的直徑小于該輪體的壓臺;所述底座為旋轉體,所述底座上表面設置有沿該底座軸線向上延伸的直徑小于該上表面直徑的固定臺;所述伸縮桿平行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平面上方,所述底座相對于所述伸縮桿旋轉或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所述伸縮桿包含連接桿、螺紋桿和螺母,所述連接桿內部中空,所述螺紋桿設置于所述連接桿兩端內部;所述螺母固定連接于所述連接桿兩端;所述螺紋桿具有與所述螺母內螺紋所匹配的外螺紋,所述螺紋桿通過所述螺母與所述連接桿旋轉連接;
優選的,所述伸縮桿及滾輪沿所述連接桿軸線中點對稱,所述中點兩側螺紋反向設置。
優選的,所述壓臺與輪體之間設置有連接所述壓臺和輪體的弧形緩沖部。
優選的,所述滾輪沿其軸向設置有軸孔,所述軸孔內部設置有軸承,所述滾輪通過該軸承與所述螺紋桿旋轉連接。
優選的,所述螺紋桿兩端套設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與所述螺紋桿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所述限位帽內端與所述滾輪外側抵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旋轉連接于油封組裝設備,所述連接桿活動連接于油封組裝設備,所述底座和連接桿在組裝設備帶動下相對旋轉或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所述螺紋桿兩端設置有副螺母,該副螺母外側螺紋桿設置有副螺紋,所述副螺紋與該副螺紋相匹配,所述副螺紋與為所述螺紋間距之比為0.5-0.3。
所述副螺母設置于所述滾輪與螺母之間。所述副螺母與所述螺桿旋轉連接,所述副螺母與所述滾輪內側抵接。
優選的,所述螺紋桿兩側設置有移動限位帽,所述限位帽設置有螺栓,該螺栓通過貫穿限位帽并延伸至螺紋桿端部的螺紋孔將所述限位帽與螺紋桿可移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048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